离休党工委

站内搜索

面向大海 春暖花开(上篇)

编辑:ltx时间:2016年05月11日访问次数:996

记玉泉校区部分离休干部参观浙大舟山校区(海洋学院)
诗人海子有一首诗写道:“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今天,在东海之滨,有一颗冉冉升起的一颗璀璨明珠!如海般宽广博大的胸怀,如浪花般敢于竞争的壮志,这就是具有“宽厚·跨越”蓝色文化基因的浙大舟山校区(海洋学院)。
校党委书记金德水曾经在学校工作情况通报会(离退休老同志专场)上邀请老同志前去舟山校区(海洋学院)走走看看。今天,终于成行了!2016年5月5日清晨,玉泉校区离休党总支组织了平均年龄88岁的21位离休干部还有20多位家属和子女及工作人员兴致勃勃地坐上了前往舟山校区的大巴车。
离休党工委和玉泉校区离休党总支高度重视这次“走基层看变化受教育促发展”主题活动,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活动方案,包括派人实地考察参观线路,包括上下台阶。考虑这次活动要住宿一晚,且往返旅途时间较长,专门请校医院内科医生和玉泉校区离休干部保健医生随行,处领导王庆文、韩东晖带队前往。
去舟山校区必须途经宏伟壮观的舟山跨海大桥,大家为中国的工匠精神而赞叹,为中国的桥梁而骄傲。舟山跨海大桥由金塘、西堠门、桃夭门、响礁门和岑港五座跨海大桥及接线公路组成,全长约50公里。其中金塘大桥是舟山跨海大桥的第五座跨海大桥,该桥跨海全长18.5公里,是舟山大陆连岛工程五座主桥中最长的一座,也是继杭州湾跨海大桥、东海大桥之后中国第三长的跨海大桥,其主通航孔桥是世界上在恶劣外海环境中建造的最大跨度斜拉桥。西堠门大桥是五座大桥中技术要求最高的特大型跨海桥梁,主桥为两跨连续钢箱梁悬索桥,主跨165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跨度的钢箱梁悬索桥,全长在悬索桥中居世界第二、仅次于主跨1991米的日本明石海峡大桥。 
经过将近3个半小时的路程,大家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舟山校区(海洋学院)。红砖墙、坡屋顶,浙大站、浙大路,无不洋溢着玉泉校区的气息,让玉泉校区离休干部顿感亲切,一边停留欣赏,一边合影留念。
稍作休息,在学院的会议室里,大家认真听取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阮啸的介绍。他从学院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组织架构、学科建设、教师队伍、科研平台、实验设施、地方合作等多方面向老同志详细介绍了舟山校区(海洋学院)的建设发展情况,使大家充分了解了我校海洋学科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15年9月9日海洋学院整体迁入舟山校区,是我校主动融入国家海洋战略,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学院设有海洋科学系、海洋工程学系、海洋信息学系(筹)、海洋经济管理系(筹),拥有海洋工程与技术、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4个本科专业,拥有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海洋资源与环境、海洋信息科学与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海洋药物学等5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海洋科学、船舶与海洋工程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目前在校硕士、博士研究生411人,本科生536人,留学生23人。
大家纷纷祝愿学院早日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国家级海洋科教基地,学科综合实力水平居全国涉海高校前列,并逐步发展成为一所多学科协调发展、世界一流的海洋学院。
在学院党政办公室缪老师的陪同下,大家先后参观了近海馆、圆池馆、波流水池、双六自由度仿真平台等场馆,对“四池六槽、一筒一台”的实验室群有了进一步了解。
参加这次活动的离休干部中有多位教授,他们边看边提问,连陪同的工作人员都钦佩他们的好学精神。大家还参观了图书馆、校史馆,在图书馆前的平台上眺望校园风景:�望塔、大草坪、求是坊等等。
离休干部杨世超深有感触地说:学校尽全校之力在舟山异地办学,这种敢为天下先的魄力值得称赞,希望学院在国家海洋科学上扎实耕耘,不负众望。
大不自多、海纳江河。浙江大学终于名符其实地在东海之滨有所学院了。所有去过舟山校区参观的老同志都说:浙大真大,值得你我共同爱浙大!支持浙大!关心浙大!
在这里代表老同志衷心感谢学院组织人事部部长吴锋、党政办公室主任陈庆、秘书缪丹,圆正海际酒店的小郭,为玉泉校区离休干部参观舟山校区(海洋学院)提供了盛情而周到的服务。
再见,舟山校区(海洋学院)!(文:东晖,图: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