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湖州市关工委盛情邀请,11月12日,浙江大学关工委班子一行前往湖州与市关工委进行座谈交流。湖州市关工委主任沈琪芳,副主任杜李威、史仁华,吴兴区及妙西镇关工委领导同志参加陪同此次活动。


湖州关工委与浙江大学关工委座谈会在湖州特色小镇妙西原乡小镇进行。会上,沈琪芳首先对浙江大学关工委老同志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湖州关工委和浙江大学关工委自2010年合作以来,双方定期开展学习交流活动,联合举办了多场包括“开学第一课”等卓有成效的青少年教育讲座及实践活动,双方打下了良好的市校合作基础。未来希望湖州关工委和浙江大学关工委继续充分利用各类宣传教育载体,持续开拓创新,共同推动市校关工委合作更上一个台阶。史仁华简单回顾了湖州关工委与浙江大学关工委合作十年来的精彩愉快历程,他表示双方的合作一直来深受市政府关心,得到了参与青少年及家长们的高度评价,希望双方能继往开来,加强联系,再创市校合作佳绩。吴兴区关工委主任杨华林简单介绍了吴兴区及吴兴区关工委有关情况,并希望浙江大学关工委老同志能多提宝贵意见,推荐更多适合于青少年成长成材的优质课程给吴兴区。

浙江大学关工委顾问、求是宣讲团团长邹先定表示,浙江大学关工委与湖州关工委合作十年,内容丰富,硕果累累。在此过程中,双方互相学习、相互感染,共同促进湖州市和浙江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扎实开展。未来,希望双方一方面要继续响应党中央号召,坚决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地制宜开展各类青少年宣传教育,紧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做好新时代育人工作。另一方面,双方要加强宣传,着力激发市校关工委合作的内生动力,努力发挥关工委老同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助力国家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浙大离休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兼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关工委秘书长朱征对湖州关工委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表示,浙江大学关工委与湖州关工委自2010年南浔合作以来双方建立了十分紧密的联系。近年来浙江大学关工委取得了诸多成绩,这之中也离不开湖州关工委的鼎力支持。未来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加强联系,优势互补,持续创新合作模式,共同推动湖州关工委与浙江大学关工委工作高质量、高水平发展。

会上浙江大学关工委将精心编纂的宣讲合集《托起明天的太阳》赠送给湖州关工委,双方就进一步加强合作等有关事宜进行了深入讨论。

会议之余,在湖州关工委的安排下,老同志一同参观了浙江省省级特色小镇、浙江省中小学研学实践基地——原乡小镇。据小镇总经理袁钊介绍,小镇按“一馆两园五区”布局,园内建有亚洲最大的蝴蝶生态科普馆,坐拥千亩梅花观赏园,更有原乡湖、吉缘花田、原乡农场等参与性、体验性与文化性结合的特色景观。全镇将乡村旅游与青少年研学融为一体,自然环境优美,文化底蕴丰厚,基础设施齐全,更巧妙地将“蝶、丝、茶、食、文、农、乐”等文化元素相结合,致力于打造集趣味性、观赏性、教育性于一体的原乡关心下一代青少年教育基地。

湖州是全国新农村建设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经过10多年的建设,乡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地同志的带领下,老同志还参观了妙西镇妙西村美丽乡村建设和廿舍院士之家。行走在整洁宽敞的乡村小路上,道路两旁金黄的稻田展现出乡村一派丰收的盛景。妙西镇毗邻上海、杭州等大都市,近年来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路子,充分发挥交通便捷这一区位优势以及自然环境优美的生态优势,积极探索农业和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前来参观旅游,以及国内知名院士前来调研或定居。老同志在参观之余,深切感受到了美丽乡村建设在湖州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乡村人居环境大大改善,特色产业逐渐兴旺,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类旅游周边产业的兴起也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真正将乡村生态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优势,是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和真实写照。
(图文:张文馨;审核:朱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