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党工委

站内搜索

“在鲜红的党旗下”蓝田学园举行“学四史,寻初心,树新风,迎未来”

编辑:时间:2020年12月04日访问次数:283

为了帮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党史国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求是学院蓝田学园于11月27日,在蓝田六舍“党员之家”组织开展了以“学四史,寻初心;树新风,迎未来”为主题的党员前辈交流分享会暨“在鲜红的党旗下”党建教育平台系列活动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浙江大学关工委求是宣讲团成员张梦新教授、浙江大学关工委求是宣讲团成员彭凤仪教授、原信电系总支书记李式巨教授三位党员前辈,求是学院蓝田学园分团委书记董业凯老师和求是学院蓝田学园分团委副书记徐本涛老师,蓝田学园党员素质发展中心学生工作人员以及27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求是学院蓝田学园分团委书记董业凯老师致辞,他首先介绍了“在鲜红的党旗下”党建教育平台的有关情况,然后说明了举办这次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具体要求,强调了在新时代不忘初心学四史的重要性,并预祝本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与往常不同的是,这场与党员前辈的约会,在美味的午餐中悄然开始。

午餐谈论环节首先播放了红色主题的视频,接着展示了三个讨论问题,同学们在和老党员共进午餐的同时一同交流讨论这三个问题。

讨论伊始,同学们都有些羞涩,但随着讨论的深入,气氛逐渐高涨:或是老党员分享自己的肺腑之言,同学们认真聆听;或是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老党员给予评价。新老一辈的思想在此交汇、融合。三位党员前辈依次向在场同学分享他们对于“四史”的理解与体会。

李式巨老师以自己的切身经历为切入点,回忆了过去求学的艰苦岁月,告诉同学们珍惜当下的宝贵机遇和优良条件。他分享了多年来他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一是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观”不正确是做不了大事的;二是胸怀开阔,心胸有多宽就能做多大事情。李式巨老师寄语同学们“不要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也不要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李老师的人生感悟使同学们深受启发。


张梦新老师提到同学们是幸福的一代。他回忆了当年恢复高考后他们那一代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刻苦求学的经历,向同学们展现了何为热爱学习与担当。最后,张梦新老师就关于营造“快乐大学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加压是要加压的,但是大学仍然可以快乐”,他鼓励在座的同学们珍惜美好的大学岁月,多和老师同学们交流互助,使大学生活充满乐趣


彭凤仪老师在发言时,首先赞誉了蓝田学园的良好氛围,接着用铿锵有力的话语向同学们抒发了内心的家国情怀,并指出,同学们应以成为“更高质量、更加卓越、更受尊敬、更有梦想”的浙大人为目标。她说,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会没有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会没有先锋,而同学们应该努力成为新时代的英雄和先锋。

 

党员前辈交流分享结束后,全体师生合影留念,为本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学生感言

周凯茜

老党员与心中“又红又专”的刻板印象不同,更像是我们的人生导师。他们把自己作为鲜活的例子,教导我们“不因碌碌无为而悔恨”,珍惜当下,“不要虚度年华”,并寻找自己“真正的快乐”,一串串的故事与一字字的教诲着实感动并激励了我。

郭俊言

这次活动让我真切的认识到了党员应有的模样。尤其是当李老师和张老师讲到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张老师抱着儿子上大学,课下抄写《论语》《孟子》的时候,我觉得这不仅是大学生应有的样子,更是党员应有的样子。享受着浙大这样好的资源,拥有着这样浓厚的校园文化,我们应该用浙大精神滋养我们,用我们的精神影响浙大。

李婉儿:学习“抄书”的刻苦精神

我本以为抄书是独属于早期寒苦名家大儒的励志行为,却有幸在这次活动中了解到党员前辈张梦新也有过这么一段经历:文科专业的他,在大学刻苦学习,老师讲什么书他便抄什么书,吃透《论语》《易经》都是依靠抄书。“三读不如一抄”,无论对待学业还是日常工作,先圣先贤和前辈们在抄书中展露的刻苦钻研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结语

时光流逝,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青年大学生始终要不忘初心,铭记历史,四史,寻初心,树立新风尚,迎接新未来要将个人的成长与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发扬“开物前民,树我邦国”的浙大精神,不负国家重托。

文:蓝田党员素质发展中心汪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