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工作

站内搜索

夕阳无限好 何妨近黄昏――离休党工委创先争优活动掠影

编辑:时间:2013年05月10日访问次数:626

夕阳无限好 何妨近黄昏

――离休党工委创先争优活动掠影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平均年龄高达83岁,他们的党龄大多更是超过了一甲子。他们从硝烟弥漫的年代走来,他们用一生的心血浇灌了求是园一批又一批的学子。他们,便是浙江大学离休干部党员。

    又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以照顾好这些老干部、老党员们为己任,默默工作在学校的大后方。他们以“服务为先”作为工作理念,深入开展“五比一争”活动,力求做到“让党放心,让老干部满意”。他们,便是浙江大学离休党工委的工作人员。

    正是这样一支全校范围内党龄最长、党风最正、党性最强的队伍,在创先争优的活动开展中,紧扣主题,结合实际,在各方面均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耄耋之年,仍怀学习之心

   “老红军王德友同志离休后,感到剩下的时间越来越宝贵了,要好好珍惜,勤奋学习。他总共订了11份报纸,并坚持剪报,26年来,即使住院也从未中止。”湖滨校区离休第三党支部书记王高步介绍道,“又比如我们支部的封政同志,他于1995年至2009年的15年间,从《人民日报》等200多种报刊杂志中,摘录13.29万字的优秀人生格言、警句,编成二册的《学而摘》给相关人员,这些摘录的文章读后使人受到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像这样勤于学习的例子在各个离休党支部中比比皆是,相比之下,就连在校的求是学子们也佩服不已。对于“活到老,学到老”这一古谚,这些老党员们可谓是真正做到了身体力行。

    正因为学习热情高昂,这些老党员们思想开明,凡事不斤斤计较,不倚老卖老。他们关心国家,关心学校,在每次的支部会议上,大家都积极主动、踊跃发言,很多时候,甚至不得不规定每个人的发言时限,以控制会议时间。尽管这些老党员们年事已高,又多有疾病,行动不便,但很多人仍然坚持每次会议都到场,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动态,与党员同志们交流学习心得。这种紧密围绕在党组织周围的作风,着实值得青年党员同志们学习。

    此外,不少老党员们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无论是在汶川地震,还是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捐款活动中,依旧慷慨解囊,更有甚者,捐款数目高达万元。

    他们不仅关心灾区同胞,也注重自身健康。不少老人都有晨练的习惯,并经常互帮互助,分享养生经验。不少老党员也表示,把自身健康问题抓好了,可以减轻子女与社会的负担,这也是一种做贡献的方式。

   “无论是以前担任过厅局级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干部,大家的共产主义信念都是无比坚定的,坚持做到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永远保持老同志的晚节。”玉泉校区离休老村党支部书记李翼祺的讲话说出了这代老革命们的心声。

 

服务之足,踏遍“泉溪池滨”

    “温暖之家,活动平台。”对于离休党工委的工作人员们,这些老党员们评价很高,“默默无闻,尽心尽力。”的确,我校的离休党工委与离退休工作处合署办公,共有正式工作人员30人,而我校的离退休人员却高达8900余人,其中,离休干部425人,管理难度着实不小。

    “今年我们创先争优工作有两大创新点,同时也是工作重点。一是积极开展与老同志所在社区的共建工作,二是建立学校离退休教职工电子信箱和手机信息平台。在这些措施的探索与实施上,我们是走在全省高校前列的,希望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更好地为离退休老人们服务。”离休党工委书记、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林荣堂如是说道。

    针对离休干部党员们高龄、多病、行动不便的实际情况,离休党工委以“组织老同志、凝聚老同志、鼓励老同志继续为学校建设和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为主题,有效组织开展活动。对身体不适、未能参加活动的党员,支部实现“两个转移”:一是由以集中学习为主向以自学为主转移,通过本支部班子成员或工作人员把学习材料送到老干部党员家中;二是由以集中活动为主向以分散活动为主转移,对由于年龄、身体等原因不能参加集中活动的老党员,支部班子成员要把工作做到老党员的家中、医院,甚至床边,进一步增强离休干部党支部活动的灵活性。

    除了“两个转移”,离休党工委还确立了在职党员担任离休党支部党务联络员的制度,进一步增进了工作人员与老党员们的联系与交流,并把离退休老同志们的满意度作为衡量创先争优活动成效的重要标准。

    研讨会、座谈会、茶话会、趣味运动会、省老干部政策业务知识竞赛、专家辅导报告会、支部书记读书班学习考察活动……丰富多彩的学习和活动形式使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得更加切合实际,也为老同志们的老年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让这些老同志们真正做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

    望着这些步履蹒跚的老人们,其日渐佝偻的身躯仿佛皆因一颗求知的心而显得高大伟岸。正所谓,夕阳无限好,何妨近黄昏!

                                        (学生记者余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