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耀求是园

站内搜索

“我的抗战故事”系列之刘承樟

编辑:zhangxl时间:2016年06月25日访问次数:2051

书香门第中走出来的子弟兵
三月午后,金色的阳光照在书房窗台两盆碧绿的仙人掌上,整个房间都显得通透明亮、生机勃勃。十平方米的小空间里有条理地放置着各类物品:墙上挂满了毛泽东画像、刘老年轻时的照片、他创作的书画和所得奖章,书柜中红色读物整齐排列,书桌上叠放着一摞摞的书稿,后来我们才知道,那些都是刘老亲笔所写,献给共和国的文稿。
这位八十八岁高龄的革命战士眉宇间透出一股英气,虽然头发花白,但依旧精神矍铄、声如洪钟。
军绿战服——送给自己的成人礼
刘老的书房虽小,但藏书丰富,布置考究,一走进房间就能感受到一股浓浓的书卷气息。刘承樟出身于书香门第,祖父是清末秀才,父亲以教书为生,而原本应承袭祖业的刘老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从军这条道路。
1944年的夏天,山东胶州半岛沦为敌占区,日本鬼子惨无人道的大扫荡时有发生,那一年刚满十八周岁的刘承樟目睹了日军在家乡所犯下的滔天罪行。
正是一次惨烈的扫荡行为,刺激了这个年轻人,让他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解放中国的事业。那天,日军和伪军共一万多人包围了文登县文登营的一个村庄,日军所到一处便进行烧杀抢掠。无辜的男女老少被迫挖深沟,紧挨着排列在沟一侧,还未清晰地意识到将要发生什么,日军就对着老百姓开动机枪疯狂扫射,一个个活人就这样笔直地倒下掉入沟中,有老人,有小孩。那一场扫荡,全村人几乎无一幸免,可怜他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鬼子强迫,亲手为自己挖了坟墓。
住在文登县城里的刘承樟在阳台上远远地就能看到那一片熊熊燃烧着的火海,红光照亮了天空,也激怒了他的赤子之心。擦干脸颊的泪水,刘承樟咬着牙发誓要替那些受难者报仇。于是,参军的愿望更加强烈,他决定冒险实施逃离日军封锁的计划。
子夜时分,刘承樟趁着父母熟睡之际,偷偷地从窗户爬出,奔向离家最近的八路军军营。那天是阴天,月亮被云挡住了光芒,天色一片黯淡,但他的胸中却闪耀着明亮的火花。“那时真的有种舍生忘死的冲动,无比激动的心情到现在都还能记得”,说到这些,刘老眼中闪着坚毅的光芒。
其实在成功参军之前,刘承樟有过多次偷跑经历,但都被父母发现,严厉喝止。刘承樟自然明白父母的苦心:一来父亲老来得子,现已六十多岁,需要独子照顾;二来战场上子弹不长眼,这一去不知还能否安全返回。可是看到当时一个只有500多住户的村中已有230多户参加八路军,刘承樟炽热的内心告诉他“不能置身事外”、“没有大家,哪来小家”,于是毅然选择加入共产党的队伍。
冒死投奔八路的刘承樟被军队首长热情地接收了,从此他以队伍为家,以战友为亲人,走上了革命的道路。而那套梦寐已久的军绿色战服就是刘承樟送给自己宝贵的成人礼。
笑对军中风雨路
刘承樟很快融入了抗涨的大家庭,在军队中也有了自己的位置。作为八路军连队文书人员,他负责保管士兵资料,统计人员武器数量,上传下达一手信息等工作。每当有战士牺牲,刘承樟就会及时汇报上级,慰问光荣家属。
军中生活异常艰苦,衣食住行无法得到保障。鬼子包围村庄时,为了保存有生力量,敌人来袭时,战士们就会代领百姓转移到敌人不熟悉的山上暂时躲避。寒冬腊月,山上积满了白皑皑的雪,北风凛冽,冻冷了空气,他们抱着长满松毛、挂满雪块的松树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一直等到鬼子离开了再下山。医药物资的缺乏也给八路们带来了许多困扰,但是在没有足够药物的条件下,刘承樟和战友们还是顽强地撑了过来。伤风感冒了,就熬一大锅姜汤,“咕噜咕噜”一口气喝下去;长了疟子身体忽冷忽热,护士们就把盖着三四床被子的士兵抬到室外晒太阳。
虽然环境恶劣,但八路们心情还是很愉快的。刘承樟和战友们在相伴行军共同战斗的过程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甚至“比亲兄弟还要亲”。远离家乡,难免会思念亲人,于是战友们纷纷给家人写信报平安。刘承樟文化水平高,就成为了专业代笔。兄弟们不识字的总会向他求助,而他也以此为乐趣,欣然答应,在家书中只报喜不报忧。这样一来,刘承樟和战友们的友谊就更加牢不可破,战斗生活也变得趣味横生。
“人生风风雨雨、岁月坎坎坷坷”,踏上了抗战的征途,刘承樟就从没有产生过放弃的念头,是坚定不移而无私的革命精神,“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要打胜仗的决心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支撑着他。
鱼水本一家
在我们的访谈中,“鱼水一家”四字多次出现在刘承樟口中。这,是属于他们那一辈革命老战士的独家记忆,是他们在抗战过程中最深切的体会。
抗战时期,共产党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工农武装道路,八路军深入农村发动广大农民。“人民军队是鱼,人民群众是水”毛泽东反复强调,“鱼离开了水就无法生存”。八路军时时牢记这一点,与农民群众互同心协力并肩作战。
八路军所到之处都会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各家各户主动提供食宿。较为富裕的农民腾出房间给八路军战士做卧室,贫苦农民也愿意将家中空地让给八路打地铺。刘承樟和战友们在打鬼子之余经常帮助村民打扫卫生、挑水做饭洗衣,尽自己的力量回报村民的恩情。当八路军离开一个村庄奔往其他地方抗战时,老百姓会依依不舍地在村口送战士,手提盛满食物的竹篮,不时往战士怀里塞上熟鸡蛋,窝窝头和水让战士们充饥解渴。
回忆起军民之间浓浓的情谊,刘承樟感叹道:“没有人民群众,抗日战争就不会胜利”。在抗战的峥嵘岁月里,是人民带给了八路们温暖和抗战的信心。鱼水本一家,人民是八路军前进路上永远的依靠。
永远跟党走
90年历史沧桑,风云激荡;
90年英雄辈出,情深意长。
你是灯塔,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
你是旗帜,指引着我们胜利的方向。
这灯塔、这旗帜,
这就是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
中国共产党
这是刘承樟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之际为党创作的《我永远跟党走》,短小精悍的诗句包含了刘老对党无限的热爱。
1945年8月15日抗日战争结束,刘承樟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在三大战役和渡江战役中都为新中国的成立献出自己的一份力。和平年代,刘承樟服从组织分配,随部队转移。从浙江省劳动局秘书室到浙江省人事厅干部处,又转移到浙江省委组织部,在原浙江师范学院党委组织部工作过,最后于1986年在杭州大学离休。一路走来,经历风雨,趟过泥泞,他始终跟着党的步伐。
离休之后,刘老一直在家中安心写作,潜心投入抗战历史的参编。《中国革命胜利史篇》、《战火硝烟抗日画史》、《军魂·中华英雄儿女》中都有刘老的作品收录,端正有力的笔迹,饱含深情的语句,展现了刘老作为老一辈革命战士对党的忠诚。“可以这样说吧,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刘承樟”,刘老如是说,语气中带着强烈的坚定和自豪之情。
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仰早在战火纷飞的时代就根植在刘承樟心中,书房里那份入党申请书静静地躺在那儿,经历了将近七十年的沧桑,依然熠熠闪光。稻黄色的四页手工纸早已被磨损出毛边,边缘产生了裂纹,但纸上蓝色的字迹仍然清晰可见。这份入党志愿书是刘承樟在1946年一笔一划书写的,在党审批之后就一直由他本人保管。从1947年到2014年,67年过去了,这份入党申请书依然被保存着,如今它已不在是一张纸,而是成为了刘老的财富,历史的见证。
 
采访后记:
说是采访,其实更像是聊天,有机会能够倾听这样一位长者的谆谆教导,真的是非常幸运。我真的好羡慕这个坐在眼前能够滔滔不绝的老者。他的少年有倔强的选择,有毅然决然的逃离;他的壮年有随时丧命的挑战,有浴血奋战的刺激;他的中年有踏实认真的工作,有书写历史的勤恳……在说起的往昔的时候,他能够感慨:“有太多印象深刻的事了,说什么好呢?”窗外的夕阳斜斜得照在他的脸上,照亮了他的笑容,也照得我背上心里暖暖的,好希望现在的自己也能够为未来的自己创造多一点回忆宝藏。
我经常能听到刘老说的那句:时间太少了。刘老今年已89岁,早已是可以颐养天年的岁数,但刘老还想做很多事情,还想给后人留下更多。他真正明白生命的意义,也真正能够感受到它的存在。
承载的荣誉的1946年的那座大炮,象征着光荣的那些激情燃烧的岁月一去不复返,但是那些都会在历史在我们的记忆中闪闪发光广。而青春年少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抓住青春,奋勇前行,书写属于我们的光荣的故事!
文/黄梦霞 张曼华 夏会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