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耀求是园

站内搜索

“我的抗战故事”系列之张凤英

编辑:zhangxl时间:2016年10月18日访问次数:2147

 歌声依旧

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总有一些名字被世人铭记,但似乎,冲阵前线的英雄男儿居多。可那个年代的女人呢?她们在战场的后方做纺织、纳鞋底,为前线输送源源不断的军用衣物装备,无言地用女红手艺贡献力量,但她们的名字却随风而逝。
大千世界,茫茫人海,还有些人不打仗也不做女红,虽不随主流、更难留名,却因大时代的烙印而心存信仰,坚定地过好自己的小日子。他们,是时代里伟大的小人物。
    1月尾,天空飘着小雨,仿似有说不完的冤屈,恰如战火纷飞年代里人们的苦难。
叩响离休干部张凤英老师的家门,照顾张老师16年的陈阿姨循声而来,带我们走进张老师的房间。见有客来访,张老师赶忙从床上仰起身来,微笑着。张老师的头发已经花白,脸上还带着浮肿,下肢不便,已经不能独立行走。笔者迎上前和张老师打招呼并握了握她的手,抬头看到老人慈祥的笑容,加之手心传来的温暖,令人心疼张老师憔悴的身形。
少小离家 心系家园
1925年4月,张凤英老师出生在山西晋城。抗日战争打响的时候,张老师还是个十几岁的小女孩。不过因为家中的表哥早早离家,张老师也跟着他早早地离开家乡,出来谋生活。
“我们那地方吃糠,没有吃过米。”张老师提起小时候的生活,满脸都是苦楚。她回忆到那时食不果腹,吃的是糠、红萝卜,有时往里头搁一点大白菜就非常高兴了。
“我是老百姓养大的。”张老师说的这句话是肺腑之言,在那个粮食稀缺的时代,张老师是靠着吃百家饭长大的。她说开个条子,只要对方一看,到哪里都能吃上饭。“我现在每天都唱“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因为心怀感恩,所以动情歌唱,也是唱起这首歌,张老师浮肿的脸上绽开了笑靥。
张老师在抗战时期并没有参军杀敌,也没有像战争后方的妇女那样为军队做纺织,她只是一个被鬼子野蛮行径伤害的弱者。“鬼子把我老家的房子都烧光了,很大的房子,后来重新造起来的。”1942年,张老师老家的房子被鬼子付之一炬,好在屋内的家人及时逃出,没有伤亡。家园被毁,此等仇恨让现今九旬的张老师仍然咬牙切齿,眼中还泛着酸楚的泪光。张老师少小离家,远水救不了近火,“鬼子烧了我们的房子,我就成天盼望着不要打啦,什么时候战争能结束,我可想回去看看。”
秘密入党 心存感恩
张老师在抗战时期没有经历过血腥的拼杀,也没有向其他妇女那样做做女红,主要是带班做宣传指导员,最喜欢用歌声鼓舞伙伴们的士气。“打到日本鬼子、我是一个兵,这些我都唱。”一聊起自己的爱好,张老师地兴致也高了起来,即兴地哼起几句。虽然人在病中的歌声不够优美动听,但依然饱含激昂乐观的情绪。
 1948年至1949年这一年,张老师在河南陡州分区妇女学校任队长,也是在这1949年的6月,张老师因工作出色、一心向党,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现在的入党方式不同,张老师那个年代谁加入中国共产党都无人所知,入党是个秘密行为。
    “过去入党难啊,不是讲讲的,靠做出来的,靠对党的真心。这是不简单的事。”讲到年纪轻轻就成为共产党的事迹,张老师兴致勃勃。“因为我表哥的影响,我很早就是积极分子。很小的时候他就建议我看些讲共产党的书,我对共产党的印象很深。”张老师是班上第一个入党的,据她所说培养和考验了很久的时间,那时候想入党必须表现得出色拔尖,“大小事情都在前面,孩子往往也顾不上。”
张老师心头有着一名老共产党员的信仰,说到入党的心情,她会握起拳头、放于胸口,真切地说出“真心”二字。还会情不自禁地表明衷心和感恩之情:“我想着共产党对我的待遇很高,我什么都靠共产党。共产党对我有恩,不是共产党我能长这么大?”张老师说她现在每天还唱“我是一个兵”、“打到日本鬼子”,都是源于内心的感恩。
24岁入党的青年张凤英,如今是一位有60多年党龄的老妪,流转的是岁月,衰老的是容颜,但亘久的是她内心对共产党的一腔热血。多年照顾张奶奶的陈阿姨深有感触,“奶奶看电视剧,如果里面有党员贪污受贿的情节,她会流泪。”
浙大从教 心念学子
1959年前张老师过着几乎一两年换一个岗位的生活,工作地点有河南、武汉、广州等,四海为家。直到1959年,因工作调配,张凤英来到杭州大学担任校长办公室秘书,她才在杭州这片柔情似水的土地上安定下来。
张老师至今记得,初来杭大时,杭大校园才刚刚开始建造的模样,。谈起自己一辈子的工作,张老师拿出无愧于心的骄傲说:“我不是吹牛,我做了一辈子好事。”有时候原因复杂,不该开除的学生被开除,张老师的心里就特别难过,想方设法都要请学生回归课堂。后来,张老师在浙大校长办公室人事处工作,非常热心地帮学生找工作。张老师坦言:“我对学生有感情,我觉得应该出力就要出力。到现在(感激张老师的学生)还给我打电话。”
那时张老师十分受学生欢迎,学生有困难都爱找张老师解决。有困难的学生天天到张老师的办公室来,甚至还有学生找到了张老师的家里,吃住都在张老师家。对此张老师反复强调她不是吹牛,张老师的表现让张老师十多年的陈阿姨赞不绝口:“她呀,穷人富人都看得起。”张老师在言谈中流露出师者对学生的温柔和关切,情真意切地说出“人应该平等,应该了解他的痛苦和我的痛苦一样”这样的饱含人文关怀的话语。
年轻时候的张老师美丽、大方,喜欢旅行,张老师得意地说:“我很早就坐飞机,人家都没有坐过呢。”采访期间提到的几个地方,张老师都是满载回忆地说到“我去过”,然后饶有兴致地讲讲她对那个城市的印象。现在年迈的张老师落得行动不便,对她这样喜欢四处走走看看的人来说确是遗憾。不过张老师还是让自己的晚年生活过得充满朝气,有太阳的时候就请陈阿姨推着自己外出,雷打不动每天都必须翻看报纸,了解天下事。
透过这番话,笔者似乎能想象到张老师每天早上吃好早饭,便情不自己地唱起心头的老歌“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唱罢又开始每天必做的第二件事情——看报。这是一位满怀感恩之情的老党员,也是一位心系国家发展的离休老干部,这是一位在自身健康状况不佳的情况下仍然不忘叮嘱后辈——“你们呀,要好好学习,要珍惜,要向老党员学习”的好老师。
岁月如歌,即便没有载入史册,灿烂的歌声依旧回荡心头。
 
采访后记:
本次采访是在张老师上气难接下气的艰难情况下完成的。张老师一点点回忆,一个字一个字慢慢地说,我们也细细地听、认真地记,尽量不打断老人家的叙述思路。我们听陈阿姨说这是张老师卧床静修以来,第一次坐在床沿,忍着腰酸,坚持与我们小辈交流了一个多小时。
前几天,我打电话去询问张老师的身体状况,陈阿姨说她住院了,每天都觉得胸闷,我听后也很难过。真心希望做了一辈子好事的张老师能安享晚年,虽然现在身在病房,我仍然相信身体状况还行的时候,张老师必定会在病房高歌,正如采访中张老师满脸喜悦地为我们唱出她的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