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工委

站内搜索

“院士回母校”活动系列报道之六――班主任眼中的陈学东院士

编辑:hjcjiw时间:2017年06月15日访问次数:4312

 班主任眼中的陈学东院士

2017513日,由教育部关工委、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共同主办的“院士回母校”走近了浙江大学,其中陈学东院士就是当年我做班主任时的学生,他是1982年考进浙大化工学院化机专业的,在浙大求学4年,我做了他4年的班主任。学东在“院士回母校”活动现场时说,当年他进浙大后看到住进刚建好不久的12舍,觉得住宿条件这么好,感到很满足,很开心,至今都会有一种幸福感。其实,那个12舍除了新一些,其他条件与现在同学所住的宿舍真不能相比。现在的学生宿舍住得人少,有卫生间,设备齐全,甚至还有空调,可在当时的12舍一个寝室要住7个人,4个高低铺有8个床位,只有一个上铺床位空出来可供7个人放箱子之类比较大件的东西,一个叠一个,取东西的时候很不方便。好在那时大家的东西都比较少,但总还是很拥挤。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生活学习,必须培养磨炼出同学之间的互相忍让克制和团结。学东在寝室里是一个很好的凝聚剂,善于团结大家,一个寝室7位同学间关系搞得非常融洽,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小矛盾,他常常能开个小玩笑,把这种不愉快的气氛就此化解了。

学生时代的陈学东(左四)与室友们在一起

 

刚接手化机821班班主任工作时,为了了解班里每一位同学的情况并初定几位班干部,待半年后相互熟悉了再进行改选,仔细翻阅了每个学生的初、高中档案。陈学东连续几年是学校的三好学生,就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马上敲定进入了班干部的名单中。成了班干部后,他能认真负责地做好班干部的工作,得到了全部同学的充分认可,在后面的班干部改选中又选举他为班干部,而且一直到毕业。这里也说明了一个人的成才是一个从小就成长的历程,初高中时就已有了一些良好的素质,进入大学后,在浙大求是学风的教育下更加成熟。

四年的班干部工作,他是负责生活委员工作。在当时来说这个工作是内容最多,涉及每个同学最辛苦的工作。那时不像现在,一张校园卡就能搞定学生就餐、缴费、借阅、买东西等,要求生活委员每个月到总务科去领取饭菜票,然后逐个发到学生手上,而且每月还要统计有多少学生不够吃,要补买饭菜票,而有些同学吃得比较节约,有多余的饭菜票需要退掉,因此要一个一个寝室去统计,收取粮票、钱,补买饭菜票,收交饭菜票等,退掉后又要把饭菜票、钱和粮票交到每位同学手上,不能有差错。他的脑子很灵活,算钱算粮票又快又准。在下工厂到外地实习过程中,如到南京大厂镇南化公司实习时,到对方单位去搭伙要交全国粮票,所以必须去更换粮票、收钱。叫他去做,他都做得让老师很放心。整个在外实习过程中,打前站、安排住宿,办理出入证,买饭菜票等与生活有关的事,我只要跟他交代一下,他都帮我做好了,根本不需要我多操心,而且他的工作能力很强,看似很繁琐的事情,经他手都能轻轻松松解决。在外地实习同学间有些问题,与外单位实习的学生有些小摩擦,他都会帮助你处理好。

陈学东院士(第三排左四)与同学们在中山陵合影

因为他是生活委员,在饭菜票发放、补买工作中也能比较清楚知晓班里同学的家庭情况,哪位同学家里比较困难,所以在班里申请助学金的时候(当时享受助学金的人数比较多,分甲、乙、丙三种),从他那里得到的信息,会使得助学金评定工作做得合理和公正。

我在做821班班主任时,常常会到学生寝室去。大多情况下,一到12舍比较多的是先到学东寝室,因为当时班长和生活委员都在这个寝室,所有基本情况就可以在这个寝室了解到。其次是要看有些同学在学习或自修时间中,有否在打牌、下象棋(那个时候的主要休闲活动)、睡懒觉,其实我知道他们是不会告诉我学习时间里哪些同学在打牌、睡懒觉的情况,但会告诉我有这种情况,或这种情况那个寝室多一些,最终还得由我亲自看到才算数,总体说82级同学学风还是比较好的。

本文作者贺世正(右一)与陈学东院士(左一)在安徽西递古村合影

 

本文作者贺世正(左四)与陈学东院士(左二)及其同学们合影

环境影响人,教育转变人,从一定意义上讲教育最大的成功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踏实勤奋,顽强坚韧,乐观自信,诚信自律,团结进取,感恩思报。在浙大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已经铸就了这些优质的品格,至今他思念母校的一切,认为浙大的校园是美的,宿舍是舒服的,食堂的伙食价廉物美,浙大的老师是知识渊博的,深深感到正是浙大的四年青葱岁月栽培和养育,才有他走上工作岗位的顺利成长,虽然碰到过许多曲折,但是经过顽强拼搏,不断取得成功。我特佩服他的记忆力,在校期间发生过什么事,那个老师上过什么课,课上讲过什么内容,班里同学间的一些新闻,时隔30年后他都能一一道来。正是由于他的记忆力强、思路开阔,许多问题让他分析佐证以后,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本文作者贺世正(左一)与陈学东院士(右一)在邵科馆合影

 

本科毕业以后,不久他又来学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我是分管研究生的副所长,目睹他在职攻读研究生的辛苦。每个星期的双休日都要来浙大进修,星期天晚上得回合肥。由于是工作需要,又是继续深造本专业,所以能学以致用,充分发挥专长,虽然辛苦,但成效显著,成果累累。每每谈到成绩他总是非常真诚地说,是母校培养了我,是化机专业的老师辛勤教育了我。我在多次场合听到过,谁在背后说浙大不好,他都会据理力争。谁要是说浙大的化机专业不好,他就会如数家常一样说浙大化机好,好在哪里,说得大家心服口服,象亲生子女要维护父母的尊严一样去保护自己的母校,维护专业的声誉。他每次有事来学校或杭州,常会抽空看望导师、班主任 。常常会惦念我这个班主任。记得有一次通用机械院院庆有纪念品,他就留一份给我送来,还时不时托人带点特产给我,安排我去黄山旅游,使我感受到做学生班主任的幸福感,也觉得受之有愧,其实一个学生的成长全靠学校氛围和他自己努力,我并没有太多 的去关照过他,更不想有回报,但他一直在把自己有今天的成就与母校联系起来,与教过他的老师联系起来,感恩思报。出学东这样的人才,是浙大教育的成功。

陈学东院士(第二排左九)所在的浙大化机82级毕业25周年聚会留念

 

(文/退休教师 贺世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