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院(系)关工委: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根据教育部关工委《关于全面开展“读懂中国”活动的通知》,今年要求全国高校关工委在青年学生中全面开展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的“读懂中国”活动。
“读懂中国”活动是教育部关工委2018年在20所部直属高校试点基础上推开的。活动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节点,以“改革在身边,开放在眼前”为主题,主要由二级关工委指导青年大学生面对面访谈学校“五老”人员,了解他们亲历改革开放中值得纪念的事件、感悟和经验、体会等,以征文和微视频形式记录下来,并在大学生中进行展示分享。从而使大学生进一步深刻感受中国的历史性变革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深切感悟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担当和时代使命,进一步坚定“四个自信”和“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这一活动在试点高校中取得了显著成效,成为高校关工委配合主渠道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平台。
为此,教育部关工委决定2019年起在全国高校全面推广开展“读懂中国”活动,结合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节点,每年一个主题的持续开展,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活动主题是“我和我的祖国”。
为积极响应教育部关工委的号召,在我校扎实开展“读懂中国”活动,现结合我校的实际,就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活动组织
主办单位:浙江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承办单位:各院(系)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二、活动内容
以“我和我的祖国”为主题,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一重大节点,组织大学生对亲历和参与新中国建设、高校教育发展等方面的“五老”人员进行结对、座谈交流和采访,发掘和记录他们的奋斗历程、感人事迹和切身感悟,以鲜活的事例教育和启迪青年一代的爱国情怀,增强“听党话,跟党走”的自觉性,为实现“中国梦”而砥砺奋进。
三、活动形式
通过征文和微视频的形式,将学生对“五老”采访实况进行记录、整理、展示,并通过组织生活、党章学习小组活动、班会等一定的组织形式与广大学生共同分享,扩大宣传。
四、时间安排
根据教育部关工委对“读懂中国”活动部署,活动于6月底前完成,并形成征文、制作成微视频,推选出5篇征文和3个微视频报教育部关工委。7-9月底,教育部关工委对各高校选送作品组织评审,优秀作品将由中国教育电视台进行包装、制作,并在电视台相关节目中展播。
1.3月份,校关工委召开班子及全校二级关工委负责人会议,就我校开展“读懂中国”活动进行动员和部署。动员会后,各参会同志应及时向院级党委作汇报,并就本单位落实“读懂中国”活动进行研究部署,广泛动员学生参与这一活动。同时,根据本单位的实际,围绕主题,按照要求,物色被采访对象(老教授、老党员等),于3月28日前将遴选人员名单报学校关工委办公室;
2.4-5月份,各学院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撰写征文,制作微视频,并于5月30日前,通过电子邮件报送到学校关工委办公室(zdggw@zju.edu.cn)。原则上每个学院选送1个微视频,征文至少选送1篇,不设上限。
3.6月份,学校关工委将组成工作小组,对各单位选送作品进行评选,确定报送教育部关工委的5篇征文和3个微视频,于6月底前报送。
4.7-12月份,对各单位报送的微视频及征文进行宣传,适当时候对评选出的优秀作品予以奖励和表彰。
五、活动要求
1.“读懂中国”活动,是关工委配合主渠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平台,也是推进二级关工委工作的重要抓手,各院级关工委要在本院系党委的领导下,广泛动员和组织老教授、老同志及广大青年学生积极参与这一活动。建立活动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合力,使这一活动产生一定的影响,取得应有的效果。
2.要聚焦“我和我的祖国”这一主题,着力宣传“五老”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在国家建设、教育发展中的突出贡献和典型事迹,以教育和启发青年一代立足中华大地,树立爱国情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建功立业。为此,要物色和遴选有代表性的一些先进典型人物,组织学生进行采访,收集素材(包括老照片、老物件等),加工整理,形成文字材料(2000字),制作成微视频(5分钟)。
3.已设立“在鲜红的党旗下”教育平台的学院,今年可与“读懂中国”平台结合起来同步进行。
4.利用各类媒体扩大宣传造势,尤其要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扩大宣传覆盖面,使活动达到“参与一个,受益一方”的效果。
附件:“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浙江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9年3月14日
附件:
“读懂中国”活动作品要求
一、征文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1.紧扣主题:要紧扣“我和我的祖国”,展示、宣传“五老”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奋斗历程、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
2.立意明确:要基于人物事迹,以小见大,以“五老”的经历反应出新中国发展变化,切忌写成个人的简历。
3.内容真实:征文所涉及的“五老”个人经历要真实可查、有相关资料证明。
(二)文体要求
记叙文
(三)语言要求
通顺流畅、表达清晰、可读性强。
(四)字数要求
2000字以内
二、微视频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1.紧扣主题:要紧扣“我和我的祖国”,展示、宣传“五老”参与新中国建设的奋斗历程、感人事迹和真实感悟。
2.立意明确:要基于人物事迹,以小见大,以“五老”的经历反应出新中国发展变化,切忌将微视频拍成“五老”个人的简历。
3.内容真实:视频中所涉及的“五老”个人经历真实可查、有相关资料证明。
(二)形态风格
1.节目形态:专题片、微纪录
2.视频格式:MOV、MP4(mp4格式不得低于15M码流)
3.视频标准:1920*1080(无损高清格式)
4.节目风格:用艺术手法拍摄、制作校园专题片、微纪录等,画面构图完整清晰、镜头有设计感、拍摄手法丰富,故事内容真实有效。
5.时间要求:控制在5分钟以内。
(三)技术要求
1.画面要求:画面统一为全高清(1920*1080)16:9制式,画面上下不要有黑遮幅;要注意保持画面清晰、干净;要有字幕(黑体居中)。
2.音频要求:参与征集的节目声道分为1声道(解说、同期声),2声道(音乐、音效、动效);最高电频不能超过“-8dB(VU)”,最低电频不能低于“-12dB(VU)”。
3.字幕要求:字幕位置居中,字体字号为黑体60号,字边要加阴影。
4.资料运用:片中一旦涉及到非本校拍摄、不属于拍摄团队创作的视频素材,一律要在画面右上角注明“资料”字样。“资料”字体字号为黑体65号,字边要加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