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浙江大学,有这样一群退休教职工,他们坚持老有所为、发光发热,用心助力下一代成长。从科研高峰到田野乡间,从学术殿堂到社会公益,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闪耀着独有的银色光辉。让我们走近2024年浙江大学第二届“正能量活动示范点”和“正能量之星”,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为大力弘扬老同志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今年3月以来,学校启动正能量评选活动,授予5个集体“正能量活动示范点”称号,授予30位老同志“正能量之星”称号,让我们走近先进,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四十余载育桃李 一生奉献绽芳华
范裕华,83岁,中共党员,2001年退休后仍坚守在教学一线,分别在浙江大学艺术学系、远程教育学院、宁波理工学院、城市学院授课,发挥余热10余年。他不仅坚持传授专业知识,更将珍贵的教学科研方法和育人经验也传授给下一代青年教师,为教学事业贡献着自己的热情和力量。
一、热心教育事业,关爱学生成长,始终关心下一代
范裕华老师热爱教育事业。他在艺术与考古学院担任教学督导工作,不断为学院教育教学、人才培养工作献计献策,支持学院各项事业发展,并于2024年1月被评为“浙江大学优秀本科教学督导”。作为学院教学督导,范裕华老师富有责任心,他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从严要求的原则、精益求精的追求,为学院教学工作奉献自己的经验智慧。每个学期,范老师都会抽取部分课程随堂听课,在听课中尤其关注教风学风、教学秩序、教学效果等,并在课后细致入微地跟任课教师进行沟通点评,就教学设计、施教过程、师生互动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引导老师们查找原因和问题,进一步提升教学水平。听课之外,范裕华老师还会检查每学年的教学档案和毕业论文,并做好详细记录、撰写评语,指出值得肯定的地方与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学院教师教学发展提供支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范裕华老师一直坚持在做这项工作,有时工作量多,工作时间又长,可是他从来没有过怨言,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范裕华老师还积极参与关心下一代工作,曾担任学院关工委副主任,2014年5月,范裕华老师响应浙江大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倡议,积极参与向湖州市南浔区图书馆捐书活动;同年参与建立了浙江大学关工委湖州练市一中图书室,被授予荣誉证书。
二、终身学习,文化养老,为学校文化建设作贡献
范裕华老师坚持终身学习、文化养老,自觉将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相统一。退休后,他仍积极参与校史相关图书资料的编写,其中包括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书画集书稿的编写、校对;在《浙江大学的校长们》一书的编写工作中,范老师撰写了《王季午--‘国难’时期创建浙大医学院‘首任院长’、原浙江医科大学校长》一文;参与编写《浙江大学的大师们》,和陈小青老师合著《蔡堡——我国近代生物学、动物学、组织胚胎学奠基人之一》一文。他发挥自身优势,丰富校史相关资料,为学校的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三、敬党爱党,崇德向善,以榜样力量引领共同成长。
一直以来,范裕华老师在党敬党,在党爱党。作为退休党员,范裕华老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政治信念坚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组织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范裕华老师认真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有着较好的政治理论素养,积极参与学院党委和机关党支部组织开展的各类专题学习活动,受到学院师生的尊重和爱戴,成为学院师生学习的榜样。2021年,范裕华老师获评“浙江大学优秀离退休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范裕华老师热爱祖国,崇德向善。作为离退休教职工,范裕华老师关心集体,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带动影响学院教职工和学生共同崇德向善,释放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