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老年人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希望广大老年朋友保持老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既要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又要老有所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在浙江大学,有这样一群离退休教职工,他们坚持老有所为、发光发热,用心助力下一代成长。从科研高峰到田野乡间,从学术殿堂到社会公益,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闪耀着独有的银色光辉。
为大力弘扬老同志的独特优势和作用,今年3月以来,学校启动正能量评选活动,授予5个集体“正能量活动示范点”称号,授予30位老同志“正能量之星”称号,让我们走近先进,学习榜样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脚踏泥土三十载,攻坚克难践初心
龚晓南,80岁,中共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1944年10月出生,浙江金华人。浙江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7年清华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毕业。1984年获浙江大学岩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是浙江省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也是我国培养的第一位岩土工程博士。1988年聘为教授,1993年聘为博士生导师。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龚晓南院士近60年来从事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在复合地基和地基处理理论及工程实践,以及地基处理技术的普及推广、基坑围护设计、基础工程施工环境效应及对策、土木工程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他至今仍活跃在教学科研的第一线,参与开设高等土力学等6门研究生课程,出版著作60多部,发表刊物论文700余篇,培养研究生200余名。
一、为我国地基“把脉问诊”
“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研究方向”。大学毕业后,龚晓南来到陕西凤县,投身到“大三线建设”当中。修公路、架桥梁、筑防洪堤,工程需要他干什么,龚晓南就干什么,这一干就是十余年。1988年后,龚晓南发现国家建设急需发展高效、经济、快速的地基处理新技术,于是就将研究重点转到了复合地基。1992年,龚晓南完成专著《复合地基》,创建复合地基理论,推动形成复合地基技术工程应用体系,是我国复合地基发展史上第一座里程碑。
“对症下药,一个工程一个‘方子’”。龚晓南反复强调,土是自然和历史的产物,因为年代不同、区域不同、构造不同,每一个工程所面临的地质条件都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必须在大的理论框架下,对症下药,做到一个工程一个“方子”。如今,龚晓南团队已经“把脉问诊”了全国40余条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其中包括京津城际高速铁路、京沪高速铁路等重大工程项目。除了复合地基,龚晓南还从事软黏土力学、基坑工程等领域的教学、科研与技术服务等工作。比如,杭州市区庆春路两旁建筑的基坑工程,许多都是他参与设计和实施的。时至今日,每每经过庆春路段,龚晓南心中仍感到幸福和满足。
“脚踩泥土,才能获得第一手数据”。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在研究和教学中,龚晓南一直要求学生、要求自己到实地去考察。他说过“我们这个专业,只在实验室、书本上研究是不够的,死读书干不成大事,只有脚踩泥土、亲临现场才能获得第一手数据。”直到现在,龚晓南还常常接到紧急电话,哪个工地又有什么问题了,需要赶紧想办法。他说:“即便在浙江一省之内,温州、台州、宁波等地的软土厚度、土层物理力学性质也不一样。只有对现场多一些了解和研究,才能确保工程建设严谨、准确。”
在强调工程实践的同时,龚晓南也非常重视教育教学。他用多年来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成果改写了教科书,使复合地基成为与浅基础、桩基础并列的土木工程三种主要地基基础形式之一,成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教材与教学的重要内容。
二、重视学科人才培养,成立龚晓南教育基金
2023年11月28日,龚晓南院士成立浙江大学教育基金会龚晓南教育基金,该基金旨在弘扬龚晓南院士报效祖国、严谨治学、潜心育人的精神,汇聚中国顶尖、世界一流的岩土工程学科人才,奖励在该学科取得重大创新成果、助力国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杰出人才,引领行业在新时代的绿色创新发展。龚晓南院士捐资设立教育基金,并用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力感召更多捐赠者响应,短短月余,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踊跃捐赠,将对学院、学校以及我国工程建设和岩土工程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三、关心爱护下一代发展
龚晓南院士多次参加学院学生交流活动,如“院士座谈会”,通过主题讲座、面对面访谈的形式,为广大同学提供一个和院士亲身交流的机会,指引方向,明晰定位,完善生涯规划。参加了杭州中小学“院士进校园”活动,为新一代青少年树立以科学家为偶像的正面价值观,营造尊重科学、尊重知识的良好教育氛围。参加了金华一中建校120周年大会,作为校友的龚晓南面对众多小校友进行了自己的科学分享,希望更多的金华青少年满怀好奇与信心走进科学的殿堂。
四、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助力家乡发展
2022年3月,浙江省科普教育研究院在浙江师范大学揭牌成立,龚晓南院士现场和自己的母校汤溪高级中学签署了“浙江院士科普基地”建设合作协议。在浙江中西部乡村振兴战略论坛的会场上,他作了专业的提问与分析。龚晓南还是金华博士联谊会会长,2018年10月在金华市科协第七次代表大会上被授予名誉主席。他同时还是磐安县永拓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站院士。建站以来,通过资源对接,在数字建设、岩土工程等领域与国内多个名列前茅的机构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与交流,并达成了多次项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