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党工委

站内搜索

王德友:长征途中学会“不抛弃、不放弃”

编辑:admin时间:2014年07月02日访问次数:7047

王德友,1919年3月出生于陕西省商县,1935年4月成为中国工农红军红二十五军的战士,正式加入红军队伍。先后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参加过鄂豫陕根据地第二次反“围剿”战役、西征甘肃战役、平型关大捷、榆林战役等30多次战役,100多次战斗,6次负伤。1978年4月任浙江医科大学副书记、副校长。1983年12月离休。
 
1. 15岁的少年,穿上草鞋毅然加入红军队伍,长征路上学会了在艰苦环境中“不抛弃、不放弃”。
  提到记忆最深的年份,王德友毫不犹豫地选择了1935年。
  这年4月,红二十五军长征路过商县家乡,他正式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踏上了长征的路程,人生就此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红二十五军肩负掩护主力的任务,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为旗号一路前行。王德友与战友们一同行军,双脚踏遍了一寸寸山路。
  “我脑子里就想‘跟着跑’,其他什么都顾不得了。”王德友淡淡地笑着。由于年纪小,王德友的长征之路显得更为艰难。一开始,15岁的他只要稍有松懈就会落在部队后面。别人走,他要小步跑才能跟上;别人小步跑,他就只能大步追了。如此一来,脚底的磨损也比一般战士要厉害,没过几天,脚底板全是水泡,苦不堪言。
  为了避开敌人,红二十五军的队伍总是挑最难走的小路、山路,完全脱离平坦的路径。王德友脚上的水泡一天比一天大,老战士教给他一个方法——扯一根马尾毛,从水泡中穿过去,两边各留一个口,踩一踩水就流出来了,等水泡的水流光,再踩上去也就不疼了,脚上留下了一层厚厚的老茧。
  红二十五军一路从陕南到陕甘边境,再到陕北,几乎是边走边打的状态,许多战友都牺牲了,部队从最初的6000人只剩下2000多人。“每当有战友牺牲,我们会倍感悲伤。即便是没有说过话,甚至连名字也不曾听到过的,还是会觉得很难过。”
  在“不抛弃、不放弃”中,1935年9月16日,王德友所在的红二十五军终于在中共鄂豫陕省委的率领下,到达陕北延川县永坪镇,同陕甘红二十六军和红二十七军胜利会师。
  2.经历百场战斗,阅历生死无数,小小少年在枪林弹雨中成长起来。
  王德友在战斗最激烈的时期加入了红军,参加的战斗也都危机四伏。在参与的百场战斗中,他负伤过6次,有几次重伤都不晓得是怎么挺过来的。
  有时他只身送情报,也会在荒郊遇到野狼,这种情况纵然危险,但王德友却有着更接近死亡的时刻。解放战争开始后,1947年1月,他随部队辗转到了山东,正逢国民党对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
  在鲁南战役中,国民党有一个营外加一个炮兵连,王德友所在的队伍只有两个排的兵力,而上级命令他们坚守村庄到黄昏。
  战士们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坚持战斗,眼看时针就要绕过12点时,后方传来消息——手榴弹与子弹全都消耗光了。此时,王德友手枪内也只剩三发子弹,只能留给自己,坚决不当俘虏。这时,敌人发起了总攻,王德友一不留神来不及躲避,一颗手榴弹在他后方爆炸,瞬间炸起了无数飞沙走石,把他的背打出了好几个洞。
  “那时候还不知道有弹片打到了肺里,但从那次战斗之后我总是会吐血。”王德友说,当时战况激烈,通讯员匆忙之中报告上级说他已牺牲,部队便渐渐远去了。
  王德友不愿意被敌人俘虏,便裹着军大衣跳下了旁边的悬崖峭壁。巧的是,他顺着山峦滚下,滚到了一个石缝里,侥幸躲过了敌人的搜索和追杀。
  王德友感到血液正在缓缓流失,鲜血浸湿了他的衣服。当时又是天寒地冻,唯一能够用来遮盖的便是身上的棉质军外套。
为了躲避敌人再次搜山,他努力保持清醒,用尽全力发出声响以吸引前来探查的我方战友,最终被救了出来,胜利归队。背上的伤势严重,战地的药物供给又严重不足,卫生员只能在挤出脓后用棉花塞进伤口。之后,王德友被送到后方。
  3.老百姓就是家人,年长的可看作父母,年幼的可当作兄弟姐妹。
  国内的邮政通信状况稍有恢复后,王德友试着给老家去了几封信,皆无回音。他心想,家人若不是逃离他乡,便是被敌人杀害了。
  “我没有家了,我变成没有家的人了。”那段时间,王德友头脑里经常冒出这种悲伤绝望的想法。
  有一次,一个老太太见到他问:“你家在哪里啊?家人还在不在啊?”王德友说自己已经没有家人了,老太太便握住他的手说:“不怕,我来做你奶奶,大家都是你的亲人!”这句话带给王德友前所未有的温暖。他热泪盈眶地紧握老太太的双手,在心底对自己说——老百姓就是我的家人,年长的可看作父母,年幼的可当作兄弟姐妹,我并不孤独。
  老百姓的鼓励让王德友备感亲切,他真正把老百姓当成了家人。就在这时,负责为战士们寻找家人的同志带来了好消息——他的家人在战争前已经安全转移。
  经部队批准,他几经辗转寻找后,终于找到了家人。母亲激动不已:“你可知道,你走后我每天晚上想着你,泪湿枕巾。人家都说当红军光荣,可作为母亲怎么能不担心亲儿!”
母亲这番话让王德友内心产生诸多震动,但他从未后悔自己参加了革命。若不是经历了这些,他怎么能够如此深刻地感受来自百姓的温暖,又怎能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记者手记
 
  最初见到王德友时,他正端坐在房中静静地翻着几张手稿。
  头发花白,背脊微驼,右手微微颤抖……94岁高龄的王德友有些憔悴,而目光中却蕴藏着坚毅,让人久久不能忘怀。
  “听说你们要来,他‘逼’着阿姨找出这些东西,好好准备这次访谈。”王德友的小女儿告诉记者,语气中净是道不尽的自豪。
  两天的采访中,这位曾驰骋于战场的老战士讲述了许多属于那个年代的故事。从首次踏上战场到第一次身负重伤,从与战友们互帮互助到只身涉险获救,从长征的艰难困苦到解放后的勤勉工作……王德友铿锵的语调几乎没有出现太大变化,只是每每提到老百姓对人民军队的好,他才会禁不住哽咽起来。
最后一次,我们一直聊到太阳下山,王老似乎想把记忆深处的所有故事一并道出,久久不能停下。
 
红军精神
 
  王德友加入红军时不过是个15岁出头的少年,他相信“穷人没有出路,只有人民军队能够救人民”的道理,毅然决然地参加红军。这是他第一次离开家远行,甚至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能回来,回不回得来。
  革命的道路是艰难的,据王德友回忆,他好几次深陷危险,都是靠战友的支持与老百姓的帮助才走过来的。“没有老百姓,就没有现在的我。”这句话时不时出现在访谈中,也是王德友最想要强调的一句话。
  想必,在这位老红军的记忆中,人民群众的地位是坚定不可动摇的,也是他这辈子最无法忘怀的。
  如今,王德友每年都会拿出自己残废金中的一大部分用作公益活动,他希望用这种力所能及的方式回报百姓的恩情,并教育子女要感恩。他说:“我们的战斗,是人民的战斗;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