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党工委

站内搜索

万隆会议亲历者回忆 周恩来7天仅休息13小时(作者:姚力)

编辑:admin时间:2015年04月27日访问次数:1293

 

     姚力(1918年4月-),江苏启东人,现居杭州。1938年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起先后任杭州市公安局局长、副市长等职,后被调到北京任中央政务院警卫处处长、国务院总理办公室秘书等职。1955年,为周恩来总理参加万隆会议提前去印尼万隆市做代表团前站准备工作,亲身感受了周总理应对复杂局面的超群胆略和智慧。
英勇果断
临阵不换将
  1955年4月11日,参加亚非会议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乘印度国际航空公司的“克什米尔公主号”,在飞行时爆炸。第二天凌晨,中央办公厅主任杨尚昆获知消息后,立即转告了在昆明的周恩来。当时,党中央和代表团建议换陈毅代表周恩来去,周恩来说:“临阵不换将!”并表示:我们是为促进世界和平,为增强亚非人民对新中国的了解和友谊而去的,即使发生了什么意外也是值得的,没有什么了不起!
  当年3月初,我已奉周总理之命提前一个月去印尼,并在黄镇大使的指导下,进行代表团的前站准备工作。我先后拜会了印尼国家警察总监和国家安全局等人,提出了做好中国代表团安全工作的请求,都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另外,爱国侨校师生、爱国侨报社同仁等都参加了保卫工作,是我们有力的帮手。
日理万机
7天只睡了13个小时
  4月19日下午,周总理在全体人员大会上发言,用“求同存异”和说明事实,避免了个别代表向我指责“没有宗教自由”、“企图颠覆别的国家”、利用“双重国籍”等问题可能引起的纷争。
  4月20日,美联社从华盛顿发出消息,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在国会提出特别咨文,要求通过5.3亿美元的援外新计划,其中21.4亿美元拨给14个亚非拉共产党国家。当天下午,大批美国记者带着登载此消息的报纸到各个有关代表团游说。此后至22日下午,会议上各方争论不断,形成僵局。
  周恩来总理始终认真听取各方意见,坚持会议为促进世界和平、民族独立和友好合作的共同立场不动摇。会外与个别国家代表交谈,把相互间不可能统一的意见暂时保留,坚持“求同存异”原则,耐心做好协调一致的工作。在4月23日上午,周恩来第二次在政治委员会会议上发言,并将中国代表团的七条提案提出,这七条提案都是把大多数国家相同的意见为基础,加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内容,临时又加了一条“用和平方法,解决国际争端”。1个半小时的发言得到一致好评和赞同。
  24日是会议的最后一天,会议从上午8点到下午2点半,大家对某些文字的争论不能取得一致。在这紧要关头,周恩来总理深思熟虑后提议第五、第六两项原则的文字修改方案,最后大家一致同意。这才顺利地产生了关于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最后共同通过发表宣言而圆满闭幕。
  周恩来总理在紧张的7天会议中,一共只睡了13个小时。
形势大好
拥护和平的人多了
  “目前世界形势是紧张的,但是和平没有绝望,拥护和平的人一天天多起来。”“中国人民同美国人民是友好的,中国人民不要同美国打仗。中国政府愿意同美国政府坐下来谈判,讨论和缓远东紧张局势的问题,特别是和缓台湾地区紧张局势问题。”六十年来世界形势发展证明,周恩来的形势分析是完全正确的,这个分析到今天仍旧适用。
  万隆会议时,29个亚非国家中和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只有6个。会后4年,同中国建交的新增了11个。1955年整个非洲只有5个独立国,20年后增加到50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