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浙江大学百廿校庆之际,5月13日上午,由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中国工程院科学道德建设委员会联合举办的“院士回母校”活动,走进浙江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病理学专家、1985届校友陈剑平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特种设备设计制造与运行维护工程科技专家、1986届校友陈学东作为 “院士回母校”活动的特邀嘉宾,与300余名母校老师和学弟学妹分享他们的科研经历与人生感悟,共话求是创新百廿梦。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顾秀莲、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陈左宁应邀出席并发表讲话,浙江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宋永华致辞。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关工委主任胡旭阳主持活动。
宋永华首先致欢迎辞,他指出,在浙江大学建校120周年之际,两位院士回到母校,向青年师生介绍自己的科技人生和成长之路,与同学们分享成功经验和人生感悟,这是几代浙大人的薪火相传。院士立志投身科研、矢志科技报国为民的理想追求、不懈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品德风范必将成为新一代浙大青年成长成才和学校传承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
李卫红在讲话中指出,“院士回母校”活动去年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已成功举办了10场,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的反响,深受青年师生欢迎。她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组织“院士回母校”活动,把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和择业就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让“院士精神在青年学生中传承”。她希望浙大学子珍惜韶华,以院士为榜样,传承和弘扬院士精神,把学习成长同党和国家的事业紧紧联系起来、同社会和人民的需要密切结合起来,练就过硬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应有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工程科学技术界的杰出代表,作为浙大校友,陈左宁在讲话中勉励浙大学子努力学习院士“不畏艰难,勇攀科技高峰”的科研精神和“德艺双馨,淡泊名利,敬业奉献”的道德风范。
顾秀莲在讲话中强调,“院士回母校”活动,以“传承科学精神,感悟科技人生,坚定理想信念,服务国家需要”为主题,旨在为在校学生和院士学长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以激励更多学子树立家国情怀和报国之志。“院士回母校”活动,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活动”,她殷切勉励浙大学子要“体味院士情怀,传承院士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弘扬“五老”精神,打造新平台和新品牌,“团结教育广大青少年听党话、跟党走”。
浙大青年辅导员陈泽星现场对陈剑平院士和陈学东院士进行了访谈。读书时的爱好、校园生活、印象最深的功课、浙大在思维方式或者精神品质方面给予自身的影响、怎样处理棘手科研难题、科研成就感、社会责任感以及工作方向和未来愿景等诸多问题一一展开。陈剑平院士谈到在学校学思政课对学习工作很有帮助。并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学弟学妹,人有正能量,德行就会变,德行变了气场就会变,气场变了运气就会变,运气变了命运就会变,归根到底是要有正能量。陈剑平院士通过一张特殊的照片,讲述了一个10岁留守儿童期盼父母陪伴的故事,从而让他立志为解决2亿农民工返乡致富,让7000万留守儿童拥有温馨的家的远大理想。通过这一故事希望浙大学子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并告诫大家,解决未知世界问题靠信念,把头抬起来就是信仰,信仰目标具体化就是理想。陈剑平院士在微信互动环节回答了关于大学四年学什么的问题,他分享到,一年级学知识,二年级学方法,三年级学眼界,四年级学境界,没有眼界和境界不算毕业。
访谈中陈学东院士通过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鲜活实例谈到在工作最为困难的时候不要轻言放弃,学以致用,坚持到底就会取得成功。他通过筹办职业院校分享了自己的感悟,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在能干事情的时候,多为国家做贡献,时刻有“大国工匠”的精神。陈学东院士在现场互动环节回答了关于治学深度与宽度的平衡问题,他说,最好的方式一定是在有宽度的前提下去深化,没有深度达不到那个点,再宽也没有用。
两位院士娓娓道来,深情追忆了当年求学时的经历,在科研工作中的艰辛以及坚定的理想信念等,与学弟学妹们分享了他们各自的人生感悟。两位院士也对学弟学妹们在职业规划、做人做事、理想抱负等方面提出了希望和期许。对他们寄予了殷切期望,希望他们勇攀科学高峰,报效国家。
两位院士当年的老师也应邀来到访谈现场,回忆起院士当年求学的点滴往事,浓浓的师生情、深深的求是梦,激起在场学子的强烈共鸣。浙江大学副校长、校关工委主任张宏建向两位院士赠送了记有他们当年入学照片和求学期间的成绩单的纪念册。
最后两位院士深情寄语母校,陈剑平院士将“天道酬勤,学以致用,坚持到底”送给浙大学子,并希望学弟学妹们“把有特色的工作做得有水平,把有水平的工作做得有特色。”陈学冬院士寄语学弟学妹“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最后两位院士寄语母校,希望越办越好,培养出更多出类拔萃的人才,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浙大人的力量。
访谈现场开通了微信墙,学弟学妹们的问题,两位院士风趣幽默、坦率真诚的回答把现场互动推向了高潮。大家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领略了院士学长的家国情怀,有大德大智,进一步坚定了努力学习报国奉献的理想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