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党工委

站内搜索

银耀新时代 共建双一流――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展“机械银丝带”爱心助老活动

编辑:zhangxl时间:2018年05月30日访问次数:2442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要求,聚焦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加快双一流建设,更好地发挥青年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解决离退休教师实际困难,续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开展以学生党员与退休老教师志愿结对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机械银丝带”爱心助老活动。
一、基本情况: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现有退休教师160余人,其中独居老人(配偶已经去世,子女不在同一社区,一人单独居住)12人。学院党委下设学生党总支1个,包括学生党支部27个,学生党员585人。
机械工程学院结合学院离退休工作实际,由学生党总支统筹,搭建联络服务平台,组建志愿者服务队伍,安排学生党支部与退休老教师开展志愿结对,开展了主题为“情系老教师,机械银丝带”的爱心助老活动,为学院离退休老教师解决实际困难提供平台。通过活动构建一套内容丰富、活动形式多样的培养体系,弘扬以尊师敬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美德,促进学生思政工作的发展。
二、倾听您·感动我,精准开展精神赡养活动
为祖国的高等教育、科学技术发展和国防建设事业贡献了毕生心血的退休老教师们最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这是学生党总支在组织志愿活动时最先思考的问题。新时代,关爱老教师不能只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要求,应更注重老教师们的精神赡养需求,让老教师有多一些陪伴,多一些言语上的沟通,让老教师实现心情上的舒畅。因此,党总支最终选择了“倾听”,这种真正理解、尊重、关心、体贴老教师精神生活的方式。

学生党总支依托“倾听您·感动我”活动,推动学生党支部与退休老教师的对接,每个学生党支部对接一位退休老教师,截止今年5月,27个学生党支部全部与学院退休老教师结对,倾听活动参与学生党员300多名。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老教师为教育事业工作了大半辈子,有很多的人生经验想要与人分享,老人们的子女大都不住在同一社区,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坐下来静静“听妈妈唠叨”、“跟爸爸谈谈工作上的事情”,对不少退休老教师子女来说也并非易事。因此,退休老教师的志愿服务工作,不仅需要考虑解决老教师的养老、就医等基本需求,更要针对老教师“空巢”和“情感空心”等难题,努力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满足。

学院在了解和满足老人的情感需求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党员到老教师家中交流,把倾听作为志愿服务的主要内容。在聊天的过程中选择当一个倾听者,听老人讲故事,接受老教师正能量教育,给老人一个倾诉的出口。
“1992年从学校退休后,我一直关注着学校、学院的发展,但由于身体的原因,行动不便,不能经常回母校走走。谢谢你们来看我,告诉我学校、学院的变化,我很高兴,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今年已经81岁的独居老教师黄秀琳老师看到同学们非常高兴,把几十年的工作经历、渊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人生阅历都告诉的来访学生。
“倾听您·感动我”的活动形式充分体现了情感性和精神性,活动突出精神赡养的核心理念,更加注重退休老教师的精神需要的满足。在当代老年人追求生活质量的意识增强,情感需求更强烈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倾听的方式,让老教师感受到更多的人格尊严和幸福感。
三、帮助您·温暖我,扎实推进志愿服务活动
为了切实关心退休老教师的生活,解决老教师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党总支从2011年开始开展了学生志愿服务活动,至今已经坚持了7年。党总支搭建了联络服务平台,组建了26支志愿者服务队伍,共计300多名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工作。

党总支为每支志愿者队伍制作爱心联系卡,方便退休老教师与学生志愿者随时交流沟通。爱心联系卡使得志愿者与有特殊困难的老教师一一结对,针对他们在就医、家电维修等方面的困难“按需服务”,避免了以往志愿者服务“一窝蜂”、“一阵风”情况。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化的高速发展,退休老教师对计算机、手机等新技术的发展相对陌生,志愿者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为老教师解决计算机、手机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帮助张老师解决电脑问题后,张老师特地拿来了水果和茶水,给我讲过去的学习、科研,鼓励我努力学习。张老师和蔼可亲,像一位长辈一样和我聊天,收获良多。” 志愿者郑小坤帮助图形所退休教师张丽英老师解决电脑方面的问题,被张老师的热情深深感染。

“玉爽同学,感谢你们给我送来了许多食品、调料,这个东西很重,我腿脚不好,平时买菜时只能望而生畏,平时都是少购省吃。你们给我送来了新鲜的蔬菜,当晚我就吃了整根新鲜的黄瓜(平时省吃半根)。我知道多吃水果有益健康,但由于水果比较重,平时我也不经常购买,谢谢给我带来了水果,我将冷藏后慢慢品尝。感谢你们的周到热情,我深感师生情深,谢谢大家的关怀。”
这是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蒋克铸教授发给志愿结对支部负责人的信息。蒋老师教书育人52年,今年已经85岁高龄,由于腿脚不便,独自居住在求是村六楼的蒋老师上下楼十分困难,支部党员就经常帮助他购买蔬菜、调料、水果等日用品,尽量减少蒋老师上下楼买菜的麻烦。同样的事情在机械学院的党支部中还有很多。

“蒋老师的身体看起来很健康,心态更是非常好,和蒋老师去医院的路上有说有笑,竟有种在逛街的错觉。在医院帮蒋老师穿衣服时周边都是羡慕的眼光,这让我心中觉得有些小自豪,从医院回来,蒋老师拿了一大盒巧克力给我,说‘带回给支部的同学们吧。’我推辞不过也接受了蒋老师的好意。蒋老师总是温暖明媚,和她在一起总会被她的乐观积极所感染,希望蒋老师永远健康快乐。”
这是与学院退休教师蒋承蔚老师结对支部党员陪伴蒋老师去医院看完病后发的朋友圈,他所在的支部与蒋承蔚老师结对已经五年了。五年的时间,支部党员志愿者已经将探望蒋老师从一个活动变成了一个习惯,又从一个习惯变成一种牵挂。

志愿者活动,提供的不仅仅是志愿服务,更重要的是对离退休教师的深切关怀,在带给他们浓浓的温暖的同时,也在传承着“求是创新”的人文精神。离退休教师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劳作了几十年,他们有着渊博的知识储备、丰富的人生阅历、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和崇高的党性修养。学生党员在与老教师的接触与交流中,丰富了自己的知识内容,扩展了自己的认知视野,强化了社会责任感;同时,也在感悟老教师人格魅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提升了自己的人格修养和思想境界。

为学莫重于尊师,为善莫过于敬老。尊师敬老是中华民族重要的道德规范,也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基因。提倡孝老爱亲不但可以让人们养成尊敬师长、敬老助老的良好品质,更能促进社会和谐,有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今后的工作中,将在校离退休工作处的指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扎实推进离退休老教师爱心助老工作,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