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党工委

站内搜索

五四之火,代代相传――记蓝田学园第二党支部第六、七党章学习小组集体学习活动

编辑:zhangxl时间:2018年06月25日访问次数:934

2018年6月15日下午,求是学院蓝田学园第二党支部第六、七党章学习小组集体学习在医学院综合楼701会议室举行。本次集体学习的主讲嘉宾是浙大关工委宣讲团成员董守珍老师,来自2017级医学试验班类的40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了学习活动。本次活动由辅导员陈翠苹老师主持。

在学习活动正式开始之前,董老师与在场学生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从入党动机聊到人生理想,同学们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与此同时,董老师耐心倾听,并适时给出个性化点评和指导意见。在小小的会议室里不断碰撞出红色思想火花。
紧接着董老师正式开始了“五四之火,代代相传”的主题分享。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到“红”“专”概念解读,董老师结合个人经历,深入分析;从“我是一块砖,任凭党来搬”的奉献精神到“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的执着坚守,董老师在深情讲述的过程中几度哽咽。
学习过程中,董老师多次强调共产党员应发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精神。立足当下、回顾历史,我们的革命领袖皆以天下为己任,这种家国情怀是我们所敬仰崇拜的,亦是董老师时刻向我们传递的。“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是董老师的行为准则更是千万党员“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坚守。

短短一小时的讲述,董老师带领同学回归初心,明确使命,最后对我们入党积极分子提出要求:从小事做起,多为他人考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董老师希望我们从最基本的尊老爱幼开始,怀着自己的初心,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最后,陈翠苹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五四之火,代代相传,陈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将董老师讲述的党员精神与党员初心传承下去,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热烈掌声中,结束了这次收获颇丰的学习活动。
                                       (文 周莉)
附:部分入党积极分子学习感悟
如果说时间是磨砺思想的刻刀,那么经历了岁月变迁的人们也该一同被雕琢过。比起董老师,其实我们更喜欢亲切地称呼她为董奶奶,这位带着岁月刻痕、时光勋章的老人似通透玉石,温润而坚毅,她的娓娓道来,让我明白何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初心亦可历久弥新。(周莉)
听了董老师的故事,我深受震撼与感动。我们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年代,更应学会承担责任、追求理想。老师在讲话中强调:别人做不到的,我们应该努力做到;别人能做到的,我们应该做得更好。我想,我们作为浙大人,都有责任去完成自己的使命,实现生命的价值。我们为他人做了什么,为社会奉献了多少,这才是衡量人生意义的标准。(徐绿弯)
在聆听了董奶奶的一席话之后,震撼我的是共产党人“宁可牺牲自己,也要保全大家”的大无畏精神。我们学习了诸多理论,我们也将继续将共产党的优秀思想继续传承下去,但那样弥足珍贵的“生死观”却是当时当代难有机会去践行的。今天之后,我选择铭记!(沈佳琪)
坚强,勇敢。这是与董老师交流后就留在我心中的两个词语,她在小时候亲眼见证姑姑受国民党迫害时的坚强,在长大后动手术坚持不麻醉的勇敢,都在她有些干涸却神采奕奕的眼睛里体现。那是一位老共产党员特有的眼神,一见之,便为之震撼,难以忘记。从此,这两个词语也成为我在逆境中鼓励自己的词语。(吴诗怡)
此次听董奶奶讲故事的经历让我受益匪浅,她作为共产党员的精神却值得我学习。“我是一块砖,任由党来搬。”是啊,成为一个共产党员,不只是为了这个光荣的名称,而是要真真正正去奉献自己,去时刻为他人着想。(严诗钰)
比预想的更亲切睿智,董老师从一开始就在努力通过提问的方式打开我们的思路,鼓励我们说出心里话。她用亲身经历循循善诱,字字句句无一不是真心,也打动了我们的心。
比预计开始得早,比原定结束得晚,和董老师的这次交谈,让我们大家都收益颇丰,久久不能忘怀。(邱逸文)
听了董老师的党课收获颇多,从入党的初心应当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高度责任心,到丰富的生活经历更加坚定对党的信任与追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丰富实践,坚定党心。(赵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