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城的初冬时节,风雨淅淅,略显寒意。12月6日,浙江大学关工委及求是宣讲团老同志一行风雨无阻来到湖州长兴浙大农业高科技园区参观学习,感受我校农业科技发展成就,并与应邀前来的湖州市关工委进行座谈交流,共商市校关心下一代工作合作事宜。
根据安排,首先举行了“浙江大学关工委与湖州市关工委关心下一代工作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人员有湖州市关工委主任沈琪芳、常务副主任温永存、副主任史仁华以及湖州市两区三县的关工委负责人,浙江大学关工委顾问郑造桓、邹先定、郑元康,副主任张孙玮、王明华、曹列锋,离退休工作处处长王东、离休党工委常务副书记、关工委秘书长朱征,以及关工委求是宣讲团成员、部分学院关工委负责人等,朱征主持了座谈会。
求是宣讲团团长邹先定教授首先介绍了浙大关工委求是宣讲团的基本情况和开展工作的情况。他说,浙江大学和湖州的合作源远流长,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近年来,浙大关工委与湖州南浔、德清都有较好的合作,与南浔曾紧密合作了五年,在德清建立了“开学第一课”、“浙大•德清求是讲堂”教育平台,利用我校老同志的知识优势,向广大中小学生进行党史国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科普教育、励志教育等。这些教育活动都饱含着老同志们对青年学子的拳拳爱护与关怀。我们已经迈进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今天,我们两家关工委聚在一起,共商合作大计,就是在新时代的召唤下,砥砺新作为,面向未来,开辟我们更加紧密合作的前景。
接着,湖州关工委主任沈琪芳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她说,今天非常高兴,能在这里与浙大关工委的同仁们进行亲切的座谈交流。她强调,湖州与浙江大学有着12年的深厚市校合作基础,关工委工作也是市校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非常希望加强双方的合作交流。今年正值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湖州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发源地、标杆地、示范地,我们将在青少年中重点开展“践行两山理念,争做两山少年”活动,希望与浙大关工委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并支持活动的开展。
浙大关工委顾问郑造桓在讲话中指出,湖州是著名的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更是文化之邦,每次湖州的政府领导对浙大来访的老教授、老专家都很重视,我们老同志要发挥正能量,更要千方百计为社会多做贡献。他强调,党中央一直以来很重视关心下一代工作。在当今网络时代,对青少年要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引领他们健康成长,这是关乎国家未来的大事。我们要进一步发挥双方的优势,加强双方的合作交流。同时,我们的工作要像“接力棒”一样代代相传。
王东处长在讲话中指出,走进湖州我们首先感受到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高等学府,文化传承是我们的重要使命,湖州的高中学生可以走进浙大,通过感受浙大的生态化校园、校史馆、科技馆,听取高考方面的讲座,这对中小学生既是励志教育,也是感悟教育。只要有需求,我们一定全力配合,并提供支持。
双方还就“两山”理论专题座谈、如何策划平台载体、“两山”文化资源的挖掘、下一步合作思路等问题进行了初步交流。
下午,浙江大学关工委及求是宣讲团老同志一行听取了浙江大学(长兴)农业高科技园区情况汇报,并冒雨实地参观了园区,浙大农业试验站长兴分站站长毛学斌全程陪同和讲解。
夜幕降临,老同志们乘坐大巴一路欢声笑语,为讴歌新时代而放声歌唱,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回荡:“革命人永远是年轻”、“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鸿雁”、“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