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16日,原浙江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列部主任、浙江大学关工委顾问郑元康老师受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党建工作中心的邀请,在浙里吧与中心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分享。
郑老师已近耄耋之年,但仍精神饱满,意气风发。他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学工作,并且具有在宣传一线工作的丰富经验,是青年党员的领路人、红色精神的传播者。他满怀深情地向在场同学讲述了他记忆中的红色岁月,并鼓励同学们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有所作为。
郑老师的讲述从他与浙大的初识开始,1953年从复旦大学毕业,他就被分配到浙江大学工作,一晃便是66个年头。在这66年里,郑老师为争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坚持25年,矢志不渝。郑老师以自己入党的经历为例,展现了一名党员的忠贞与坚持。同时,郑老师还鼓励我们要举好“三面旗帜”,牢记“四个要点”,通过时间的磨练、理论的熏陶、组织的帮助与自身的领悟,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紧接着,郑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见解。通过听取郑老师的讲解,同学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追求真理、追求幸福,其理论并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具体的、实用的、创新的。然后郑老师向同学们发问,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中国共产党又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以人民群众为中心的中国共产党以什么为幸福、为谁追求幸福、如何追求幸福?郑老师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同学们思考“为什么要入党”这个问题,让大家更好地认识自己,找到自己的初心,并慎重地走好人生每一步。
作为青年党员的领路人,郑老师鼓励青年人要保持创造力与敏锐度,同时也应时刻关注国际政治的动态与走向。青年大学生必须担当起民族复兴的大任,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中的党员同志,更应该有所作为、有所奉献。
最后,郑老师与同学们互动答疑,回答了“家境困难的学生如何在职业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做出抉择”、“对赴乡村实践的学生有何建议”、“如何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入党积极性”等疑难问题。郑老师根据自己的经验和理解做出回答,鼓励同学们勇于克服困难、接受挑战,并将个人职业选择与国家发展规划结合起来,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早日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