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党工委

站内搜索

一次灵魂的洗礼――传媒学院退休教师赴松阳武义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编辑:wenxin时间:2019年10月12日访问次数:121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深入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9月20日下午,浙江大学新闻系退休教师一行17人前往丽水市松阳县安民乡的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安岱后村。

安岱后村距离松阳县城60公里,位于松阳、龙泉、遂昌三县交界处。这座小山村有着一部血与火的传奇,被誉为“浙西南的井冈山”。1935年5月,刘英、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安岱后村之后,这个小山村就成为红军挺进师师部、中共浙西南特委、中共浙西军分区、中共竹溪区委、竹溪区苏维埃政府的所在地,成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南方的一块最早的根据地――浙西南革命根据地。

到达村里后,知道我们是浙大新闻系的退休教师,村里的老支书、65岁的红二代陈吴福老人主动为我们当起了讲解员。老人特意回家换上了灰色的红军服装,戴上了红军的八角帽。他带着我们进入了古老的陈家祠堂,站在当年红军主会场的台上,激情地给我们讲述了1935年刘英、粟裕率领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安岱后村领导人民闹革命、反围剿的革命往事。

当时安岱后村的年轻后生陈凤生、陈丹山联合邻村的卢子敬等人,成立了当地的农民武装“青帮”,杀富济贫打土豪。当工农红军挺进师来到后,他们积极投身红军队伍。在陈凤生、陈丹山、卢子敬的带领下,当年只有三百余人的安岱后村,有二百多人参加了红军。陈吴福的父亲、叔叔和姑姑也都参加了红军。

国民党派来重兵围剿,陈凤生为了保护父老乡亲不受敌军杀戮,挺身而出,英勇就义;陈丹山、卢子敬也先后牺牲。在五年的游击战中,安岱后村共牺牲了近二百人。村头的红军桥,曾是红军反围剿的坚强堡垒,南墙上留存的两个枪洞,仿佛两只明亮的眼睛。那是红军站岗的哨位,当年红军的两挺机枪,就在这里击退了国民党军队的多次进攻。桥头的石碑上,刻着肖克将军于1997年题写的“红军桥”三个笔力遒劲的大字。

除了红军桥、红军主会场外,苏维埃政府旧址、刘英粟裕故居、红军医院、红军食堂等旧址和一些红军标语仍然保存,这些红色的印记,成为安岱后村作为红军重要根据地之一的历史见证。

老师们与陈吴福老人合影,为这堂生动的党课留下了宝贵的瞬间。而老人饱含深情的讲述,更是让大家经受了一次精神的升华和灵魂的洗礼。当我们离开这个英雄的小山村,回望村口书有“红色古寨”四个鎏金大字的山门牌楼,以及山门两侧“箬寮风雷见英粟,安岱杜鹃厚凤丹”的楹联,我们记住了刘英、粟裕和陈凤生、陈丹山这些革命英烈,明白了正是无数共产党人和先烈们前赴后继地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天神州大地国泰民安、幸福安宁的生活。面包车在苍茫暮色中驶离了安岱后村,而老师们的心却沉浸在回忆与思索中,久久不能平静。

传媒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