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党工委

站内搜索

忆往昔岁月峥嵘,再出发初心不忘——计算机学院“在鲜红的党旗下”党建沙龙

编辑:时间:2019年12月06日访问次数:131

习近平主席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大会上铿锵有力地向世界宣示:“今天,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撼动我们伟大祖国的地位,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进步伐。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

2019年11月30日晚,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鲜红的党旗下”党建沙龙在玉泉校区曹光彪大楼举行,本期沙龙以“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为主题,邀请到了浙江大学校关工委副秘书长、求是宣讲团副团长李乐鹏老师,计算机学院原党委书记、学院关工委副主任汪益民老师,和计算机学院辅导员史杨老师三位同志进行分享。同时,计算机学院2019年第二期预备党员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参与了本次交流。沙龙由2017级本科生预备党员武翰杰同志主持。

李乐鹏老师首先进行了分享,他根据“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这一主题,他向大家介绍了共和国的发展历史,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对于共和国发展的感受。

李老师出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经历了解放初期的困难时期,也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是参与者和见证者。他说,对于童年最深的印象就是吃不饱。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随着国家的飞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63年以后,就已经能够吃上白米饭了。”随后,李老师谈到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全国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谈到这里,李老师感叹到“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能够解决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壮举!”最后李老师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做出的“两个不能否定”的论断是实事求是的。完全否定改革开放前的成果是不对的。任何事情在发展摸索的过程中,必定不会一帆风顺,而我党的优势所在正是能够进行自我批评、自我纠正,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地位的原因。

汪益民老师结合自身经历,向大家娓娓道来,“我生在旧社会,长在红旗下,我从小与浙大结缘,我的家就在浙大附近,我的求学经历也是围绕着浙大展开的。”

汪老师讲到,他高中毕业后,便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去黑龙江插队;后来,他从黑龙江回到杭州临安市。在临安插队时,汪老师相继担任了小学老师、初中老师。在回忆起这段经历的时候,汪老师觉得自己作为一名老师向学生传授了知识,所以他的青春是无悔的。也正是这段经历,使他加深了对农民的了解以及对国情的了解,培养了他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品质。后来汪老师在恢复高考后以杭州市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浙江大学。他还谈到1991年去苏联访学,见证了苏联解体的全过程。在苏联的所见所闻让汪老师意识到,一个党脱离了人民就会失去基础,失去活力,作为一名党员一定要紧密联系群众,同时更要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严格遵守党的纪律。

史杨老师以“你有榜样吗”“你是哪里人”这两个问题引出了自己的分享。在华北出生后,她便跟随父亲去了新疆,在她的印象里,她与父亲总是聚少离多,但父亲仍然是她心中的榜样。

“从一名在祖国边疆服役25年的空军军官,到转业后成为一名奋战在维稳一线的公安干警,父亲脱下了军装、穿上了警服。不论在哪一个工作岗位上,父亲对待工作始终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践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光荣使命。”父亲的经历教育着她努力学习、努力工作。史老师的另一位榜样是她的博士导师唐本忠院士,唐院士常与遇到科研难题的学生分享他的求学经历,激励大家克服困难、永不放弃。作为一名世界顶尖科学家,唐院士开辟了由中国科学家首次提出并引领潮流的科研领域,同时也勇敢地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

三位老师分享之后,每一位预备党员都积极发言,结合“在共和国的旗帜下成长”主题,分享了自身的经历。大多数同学比较了家乡过去与现在的变化,深刻感受到国家的发展对于自身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深刻的认识到,自己作为预备党员更要积极的学习工作,争取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忆往昔岁月峥嵘,再出发初心不忘。在计算机学院“人为本、和为贵、变则通”的九字箴言院训的指引下,计算机学院学子将不断为祖国的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