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党工委

站内搜索

夕阳无限好 人间重晚晴——浙江大学开展2020年“敬老月”系列活动

编辑:时间:2020年10月30日访问次数:205

在秋意酣浓的重阳时节,在秋菊溢彩的求是园中,熠熠生辉的银发长者欢歌曼舞、风采飞扬,他们历经沧桑岁月洗礼,乐享静好岁月流淌。为大力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敬老文化、落实学校爱心暖心工程,在敬老月期间,浙江大学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构建校党委领导、职能部门主导、院级单位协同和志愿者补充的四位一体组织模式,以送温暖、办实事、聚人心为出发点,以感恩敬老、登高赏秋、为老服务和主题活动为着力点,倾力打造有高度、有深度和有温度的“敬老月”系列活动,营造浓厚的敬老爱老氛围。

    多方联动,感恩敬老全覆盖。尊老敬老是我国传统美德,是敬老月的核心主题。老同志是学校发展的建设者和见证者,是学校的宝贵资源,我校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和支持离退休工作。我校目前健在22位百岁老人和179位离休干部,校领导亲自带队看望百岁老人代表郭本铁教授,与其亲切交谈,送去组织的温暖和节日的祝福。校院两级紧密配合,走访慰问每位百岁老人和离休干部,为他们佩戴红胸花和红围巾,精心准备红红火火的祝寿会,陪他们度过喜庆的节日。求是园中的银龄志愿者,定期看望和帮助结对的孤寡空巢老人,为他们送去秋日的温暖。我校也一直牵挂着远在云南响应教育部银龄支教计划的两位退休老师,特意进行了线上慰问和采访,为他们远程送去组织的关怀和重阳祝福。

    紧扣中心,激发凝聚正能量。学校关工委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密结合高校立德树人中心工作,突出五老优势,主动发挥配合补充作用,助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10月份,在校党委、关工委和党委学工部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邹先定工作室”党建教育平台,围绕马列经典和习近平著作研学、党建理论学习、红色基因传承和“四史”主题教育、青年大学生成才修养、浙大精神的继承与发扬等内容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工作室将充分发挥“五老”优势,凝聚“五老”力量,讲好党的历史,讲好中国历史,讲好浙大故事,打造成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特色品牌。

    银耀求是园的志愿者们也是学校里一抹靓丽的风景线,在离退休工作处的组织下,他们弘扬互帮互助志愿精神,汇聚智慧力量,组建了志愿者服务队伍。他们自己虽已过花甲甚至古稀之年,仍满怀赤子热忱之心,服务困难老同志,服务学校为老工作,服务社会“三助力”,并不断交流探索如何更好地为老服务,在求是园中逐渐凝聚成一股蓬勃发展的强大力量。

    精准发力,为老服务有新招。重阳必要登高以赴秋菊之约、赏万里秋光,学校分批次组织了五场登高赏秋活动,或相约在黄龙洞、初阳台、吴山古道,或畅游华家池畔、启真湖边,老友会面、共叙旧情,乐享金秋、悠然自得,共计4000余名老同志热情参与。各学院单位也分别组织老同志开展走基层、看发展、促变化重阳赏秋活动,为他们增进友谊、加深感情、陶冶情操创造条件,让大家在享受传统文化快乐的同时,共享了交流聚会的愉悦,也感受到了学校和学院给予的温暖关怀。


为老服务以人为本,为有效提升全体离退休教职工权益保障意识,创新工作内容形式,真正为老同志办实事、解难事,学校邀请合作律师事务所为老同志开展一对一的公益法律咨询援助,活动现场氛围热烈,老同志收获颇丰,纷纷表示解除了他们关于财产纠纷、婚姻纠纷等问题的疑虑,也为他们维护合法权益的途径指明了方向。


    运动不止、快乐常伴,学校秉持“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宗旨和理念,发挥校区特色,因地制宜,新设了兜球项目体验。投球的人全神贯注,紧紧盯住篮框,手上发力投掷,球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后倏地落入网中,两边观看的人一起鼓掌,大声喝彩,愉悦的体验令人意犹未尽。

    乐龄欢歌,搭建平台展风采。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求是园中的银发人对美好生活充满了热爱与向往,他们老有所学、老友所乐,充满自信与骄傲,印证着最美不过夕阳红。因疫情防控常态化,学校举办了云上庆祝活动,以线下录播、线上放映的形式举行了庆祝老年节大会,校领导出席录播现场,代表学校向全校离退休老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节日的祝福,并为文艺先进集体和个人颁奖祝贺。在文艺汇演阶段,老同志们亮出十八般才艺,传递着对党和祖国无限深情和热爱,展现出新时代浙大银龄风尚。学校还举办了线上金秋书画展,精选书法作品26幅、绘画作品33幅,老同志用笔墨传情,歌颂伟大的祖国、赞美壮丽的山河、感谢无畏的勇士,抒发出内心最真挚的感情。

路漫漫其修远,浙江大学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干部工作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教育部、省委老干部和学校的决策部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用心用情、真抓实干,推动我校离退休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

文:柴斐,图:各管理服务中心、杭州笔锋,视频:杭州笔锋,审核:韩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