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党工委

站内搜索

浙江大学“银暖夕阳•‘朝夕相伴’” 青年学生志愿者流动帮扶空巢独居老人行动正式启动

编辑:时间:2020年12月21日访问次数:405

为弘扬守望相助志愿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1218日上午,浙江大学“银耀华家池”退休老同志志愿者携手竺可桢学院青年学生志愿者,启动浙江大学“银暖夕阳·‘朝夕相伴’青年学生志愿者流动帮扶空巢独居老人行动。在离退休工作处华家池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陪同下,“最美银耀”结对帮扶与“最美朝阳”流动帮扶志愿者们先后走访了8位华家池高龄空巢独居老人,为他们送去专属水晶相册、中秋话团圆盛装照与智能手机使用等服务,在倾心陪伴中传递关怀与温暖,在沟通交流中传承担当与使命。

“这本水晶相册制作的太精美了,你们有心了,谢谢谢谢!”烈属张淑德一边感慨,一边一页一页仔细地翻看着由“银耀华家池”志愿者送来的《浙江大学“银耀华家池”退休老同志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相册》和个人专属盛装照。一本相册与一张专属盛装照是浙江大学“银暖夕阳守望相助”与空巢独居老人中秋话团圆关爱行动,暨“银暖夕阳时光留影”摄影服务专项行动的实物见证。它承载着的不仅仅是结对帮扶老同志迎接中秋和国庆双节的幸福回忆,同时生动记录了“银耀华家池”志愿者们的爱心服务与倾心付出,共同营造了求是园浓浓的互帮互助、守望相助氛围。

“银耀华家池”志愿者为结对帮扶空巢独居老人送去

《浙江大学“银耀华家池”退休老同志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相册》和专属盛装照


为弘扬中华民族尊师重道的优良传统,来自竺可桢学院的青年学生志愿者们携手“银耀华家池”退休老同志志愿者开展流动帮扶空巢独居老人行动,走访慰问老教师,为老教师们开展智能手机和电脑使用、防电信诈骗、法律咨询等服务,用实际行动表达对老教师的感恩与祝福。百岁烈属沈荣敬看到有青年学生来看望她,脸上立刻露出了灿烂的笑容,“我很喜欢小孩,你们来看我,我很高兴”。青年志愿者们拉起沈太奶奶的手,与老人家倾心交谈,其乐融融。在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学院王拱辰教授和外语学院陈原真副教授家中,志愿者们了解到她们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种种困难与需求,进行了现场演示指导,并帮助她们更新操作系统。志愿者要离开时,王拱辰教授依依不舍地说:“谢谢你们帮助我解决手机操作的困难,我们充分感受到青年一代带给我们的温暖。”

竺可桢学院青年学生志愿者为王拱辰教授进行平板电脑操作演示


百廿求是,一脉相承。离退休老教授参与见证了学校的建设发展,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充分发挥离退休老教授在立德树人中的独特优势,共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在陈原真老师家中,她勉励同学们要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体魄,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不懈奋斗烈属张淑德与同学一起回顾了自己父亲革命战斗时期的峥嵘岁月,叮嘱同学们保持感恩心态,厚植红色基因,听党话、跟党走。看望生工食品学院苗香雯教授时,她深情回忆了年轻时期的求学和工作时光,并鼓励同学们打好学业基础,掌握扎实本领,将自身所学与国家建设结合起来。

走访慰问过程中,老教师们笔耕不辍的治学态度和心系家国的厚重情怀深深感动了每一位青年志愿者。来自竺可桢学院机器人工程1902班的代仁杰谈到:“只要能让老人的脸上的多出一丝笑容,我们的活动就是有益的,就该不停地办下去。” 竺可桢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混合1906余启航认为:“尽管遗忘会追上记忆的脚步,但是一些东西是刻在骨子里的。或是健康的习惯,或是优雅的谈吐,抑或是红色的信仰。”竺可桢学院会计学与智能财务2001班的张乃月说到:“通过走进空巢老人,看到了爱的力量让老人不再孤单,他们对党的忠诚、对我们年轻学子的教诲感动着我,影响我一生。”竺可桢学院行政管理与公共管理1801英才班的朱芷懿谈到:“老人们年轻的时候为我们的国家做出了贡献,而现在,岁月让知识和阅历在老人们身上沉淀,时光显得更加温柔,和老人们沟通也让我们收获了许多许多。”老教师们的殷殷嘱托激励着青年求是人坚定理想信念,书写无悔青春。

青年学生志愿者与烈属张淑德重温入党誓词


“朝夕相伴”送关怀,志愿服务暖人心。开展浙江大学“银暖夕阳·‘朝夕相伴’青年学生志愿者流动帮扶空巢独居老人行动,不仅体现了离退休工作处对空巢独居高龄老人关心关爱的精准帮扶,更体现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推学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积极探索。

“银耀华家池”志愿者、竺院青年学生志愿者、中心工作人员与空巢独居老人合影


   文:张晓昀 樊婷  图:姜海、尹立钢、樊婷  审核:郦平、王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