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五月,暖风拂面。光电学院积极组织离退休教职工“走基层、看变化、促发展”活动,带领50余位老同志在5月11日前往建德双童烈士纪念馆与梅城古镇。大家共同学习了中共建德革命历史、缅怀童祖恺和童润蕉烈士,走进悠久古镇、参观了浙大西迁期间竺可桢校长故居。
“青山有幸埋忠骨,历史功勋树丰碑”。双童烈士纪念馆位于建德市大洋镇政府南侧白章线过境公路旁。该纪念馆主要为了纪念原中共建德县委首任县委书记童祖恺和原中共建德县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童润蕉。纪念馆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中共建德革命史料展厅,第二部分是“双童”烈士墓、“双童”烈士铜像和双烈亭等。走进如今的“双童”纪念馆,正对大门的是童祖恺和童润蕉烈士的铜像,他们俩肩并肩站着,挺直的腰板,目视远方,憧憬着中国的未来。学习了建德革命历史与双童烈士的事迹后,不仅让人感叹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坚强。
午饭过后,老师们来到了梅城古镇。这里是古严州府治所在地,地处于建德市东部,富春江、新安江、兰江三江汇合处。北枕乌龙山,南临三江口,依山傍水,风光秀丽,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在欣赏古镇风景的同时,老师们还参观了浙大西迁期间竺可桢校长故居。漫步在古镇上,老同志们相互问候,互诉各自生活新变化。每参观一处,大家纷纷拿出手机互相拍照留念。
竺可桢,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浙江大学前校长。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火弥浸中华半壁河山。在老校长的率领下,浙大师生怀着“教育救国,科学兴邦”理想,踏上漫漫西迁路程,历时两年多,穿越江南六省,行程2600公里,先后换了建德、泰和、宜山、遵义四处校址,于1940年抵达贵州遵义、湄潭、永兴,坚持办学七年,谱写了一部伟大的“文军长征”史。
一天时间的参观游览,充实了退休教师们的文化生活,促进了老同志之间的交流,也让大家重温了革命历史。参与活动的老师们纷纷表示对本次活动很满意,感到很有意义,非常期待学院组织下一次活动。
内容来源:光电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