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进一步满足我校离退休教职工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我校离退休教职工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浙江大学老年大学倾力打造精品课程,邀请校内外各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开展的一系列有特色、老年朋友喜闻乐见的高质量品牌课程。
宋画之韵,韵在何处?10月18日上午,浙江大学老年大学邀请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艺术与考古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金晓明教授来到为学员们做了题为《宋画、宋韵与<宋画全集>》的主题讲座。离退休工作处处长朱征主持讲座,离退休工作处副处长王珏、韩东晖及老年大学学员参加本次讲座。 朱征表示在强调文化认同、文化自信的今天,一部“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让我们得以系统、全面、近距离领略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希望各位学员们通过金老师的讲授跨越千年,直接向古人对话。
金老师主要围绕《宋画全集》编纂历程、宋画之韵及其观察基点、两宋绘画的表现特征和审美趣味三个板块为大家进行讲解。《宋画全集》和 “中国历代绘画大系”自2005年启动,历时18年,以“宋画全集”为始,逐步拓展为包含先秦汉唐、宋、元、明、清绘画的“大系”项目,涵盖了绝大部分传世的“国宝”级绘画珍品,是中国艺术史上第一次断代集成式整理编纂。
金老师介绍说,我们看《宋画全集》的时候,对作品图像的收集与整理大概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全面性。编纂过程中秉承应收尽收的原则,对每一个有名的画家,或者有争议的作品基本上只要在学术上是可行的、具有意义的,全部收录;第二个特点是系统性。我们看这本书的时候,要清晰地知道它的结构应该是比较完整的,对宋代主流和非主流不同风格的作品不偏不倚,能够比较有机的、完美的体现;第三个特点是精准性。以最高标准采集图像,图像是非常高清的,充分显示以往难以辨识的细节和气息。金老师说,如此要求,方能看到书中不是宋画的“宋画”。
最后,金老师从专业角度为我们解读宋画之美。他带领大家回顾了两宋绘画的风格、理念以及代表性画家。北宋绘画采用中轴线法构图,南宋绘画采用对角线法构图。北宋绘画笔墨结实、满画幅,基本并无题诗的位置。南宋绘画注重墨趣、重视空白的作用。金老师从北宋范宽《溪山行旅图》雄强风格讲到李唐《万壑松风图》与《采薇图》风格的变化。金老师着重分析了南宋绘画空灵通透的意蕴和审美。最后金老师讲到《西湖图》,此图是以俯视的角度,对于还原南宋时期西湖的整体面貌、了解西湖周边建筑、进而了解杭州人的都市生活,提供了直观的图像依据。在两个小时的细致教学后,学员们意犹未尽,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讲座结束,朱征、王珏、韩东晖等为金晓明教授颁发荣誉证书,并对他表示了感谢。
主讲人:金晓明,浙江大学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副主任,艺术与考古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西泠印社社员。主要从事艺术理论和艺术史教学与研究,兼及书法创作。十八年来作为主要成员参加国家重点文化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各断代集成的整理编纂,为《宋画全集》《元画全集》副主编。
(图文:老年大学 审核:韩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