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浙江大学文学院关工委在成均苑4幢101会议室组织学生收看浙江省教育厅关工委第二期大思政公益课程,深入学习《国防教育法》对学校国防教育规定的修订和解读,专题课程由教育部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教育部体卫司原一级巡视员廖文科老师担任主讲专家。
全民国防教育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的基础性工程,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全民国防意识的有效途径。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国防教育法,自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廖文科老师强调,学校作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阵地,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国防教育法》着眼于构建各级各类学校相互衔接的国防教育体系,对小学和初级中学、高中阶段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国防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等进行了补充完善,并对国防教育课程设置提出明确要求。与此同时,廖老师指出,该法将原兵役法中学生军事训练内容调整到“学校国防教育”一章中进行规范,增强学生依法服兵役意识,营造服兵役光荣的良好氛围,不断提升全民国防意识和国防素养,推动国防观念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建设“大思政课”,是新时代高校办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时代新人的重要抓手。浙江大学文学院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充分结合学科特色,充分发挥“五老”优势,积极探索育人方向,丰富育人方式,将持续构建和引入高质量的“大思政课”,在打通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过程中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引导文学院学子将家国情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实际行动践行爱国主义精神,以党建引领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