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广大老同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浙江大学老年大学精心策划了“大师来了”——“走进非遗”系列活动。
12月17日,“走进非遗”系列活动的首场——“萧山篇”在玉泉管理服务中心圆满举行。活动特别邀请了钱江鸭繁育非遗技艺传承人、浙江省“新农匠”朱雪华以及浙江省非遗文化萧山萝卜干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浙江省老字号党山酱萃掌门人马国荣,两位专家分别就各自领域的传统技艺进行了详尽介绍,展示了萧山地区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大学离退休处副处长韩东晖主持活动。
朱雪华讲述了钱江野鸭这一独特鸭种的由来,以及其如何飞入寻常百姓餐桌的发展过程。钱江野鸭系萧山媒鸭与野鸭杂交驯养繁殖而来的鸭种,不仅通过了绿色食品和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还荣获了“浙江国际农业博览会金奖”等多项荣誉。
马国荣则介绍了中国六大民间小菜之萧山萝卜干的传统制作工艺。萧山萝卜干已有800多年的传承,是以一刀种萝卜为原料,先经三晒三腌后进坛,再历经两年的黄梅季和桂花季的发酵成熟才得以制成。萧山萝卜干以其醇香美味、健康传统老底子的味道,深受老百姓欢迎。
此外,参加活动的萧山电视台方言频道原主持人孟志明先生即兴表演了一曲莲花落,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将活动推向了高潮。
活动最后,韩东晖对在场的各位非遗传承人和老同志代表表达了诚挚的感谢。他表示,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扬不仅需要非遗传承人的守护和推广,更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他希望,通过组织这一系列的非遗活动,可以让大家更深入了解非遗文化,在增强文化自信的同时,守护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活动现场还展出了包括钱江野鸭、萧山萝卜干等多种成品,让现场老同志近距离感受了传统美食的魅力、体验到了舌尖上的美味。
此次“大师来了——走进非遗”之“萧山篇”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加深了老同志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也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未来,浙江大学老年大学将继续举办该系列活动,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传承和发扬。
(图文:玉泉管理服务中心;审核:韩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