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休党工委

站内搜索

传承数学文化,勇攀创新高峰 ——数学科学学院“在鲜红的党旗下”刘祥官教授专题党课顺利举行

编辑:时间:2025年04月10日访问次数:10

近日,数学科学学院“在鲜红的党旗下”党建教育平台专题报告会顺利举行,邀请浙江大学关工委求是宣讲团成员、“在鲜红的党旗下”党建教育平台邹先定工作室、王明华研究生党建工作室成员、数学科学学院退休教师刘祥官教授,结合自己师从华罗庚教授的求学经历,以及毕业后用数学知识为攀钢集团提钒工艺进行优化的科研攻关历程,为同学们作题为《数学文明的传承与创新》的专题报告,激励青年学子勇担时代重任,在数学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中贡献青春力量。学院全体预备党员、发展对象参加了学习。


数学是科学的语言,更是创新的基石

结合学院3月举办的“数学文化节”系列活动,刘祥官老师认为数学不仅是理论学科,更是推动科技革命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大数据、高端制造的高速发展,都离不开数学模型的优化与算法创新。他以DeepSeek的时空折叠算法为例,与同学们分享了数学研究如何突破传统边界、推动科技前沿发展,鼓励同学们敢于发问、勇于探索,在数学的广袤天地中寻找属于自己的研究方向。


数学家要有大格局,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

回望浙大数学的发展史,陈建功、苏步青二位先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坚守学术理想,创立了享誉世界的“陈苏学派”,培养了一大批杰出数学人才。刘祥官老师也与同学们回顾了自己的求学、科研经历。

1974年,刘老师在四川攀枝花钢铁公司开始用数学知识主持炼铁-提钒-炼钢等一批工艺的系统优化研究,在扎根攀钢集团20年的时间里,刘老师在提钒工艺的优化中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也为四川、江苏、安徽等省份开展工业战线的优选法、统筹法的应用,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持。刘老师引用毛主席对华罗庚的评价“奋发有为,不为自己,而为人民服务”,激励同学们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在数学研究中践行“科技报国”的使命

数学的价值在于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纸上谈兵

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今天,刘祥官教授认为,数学研究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他以自己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经历为例,与同学们生动说明了华罗庚教授的“优选法”与“统筹法”在提升工业生产效率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认为“算法创新是数学应用的灵魂”。为此,刘老师鼓励同学们关注国家战略需求,如芯片设计、量子计算、金融安全等关键领域,用数学智慧助力“卡脖子”技术取得突破。


新时代浙大数学人的时代担当

沟通交流环节,师生就“大数据对数学研究的影响”“现代数学科技创新的方向”等问题开展交流。刘祥官教授认为,“数据分析已成为科学发现的新范式,学科交叉是未来趋势,国家需要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人才”。刘老师鼓励同学们探索“数学+计算机”“数学+生物”“数学+经济”等新兴领域,在科学研究中进一步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如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立足专业、放眼全球,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创新中双轮驱动,传承数学文明,勇攀创新高峰,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做新时代的浙大数学人!